案例展示案例一:《我为校园添色彩——学生装效果图设计》【案例信息】案例名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为校园添色彩——学生装效果图设计》授课教师:杜松兰(天津市东丽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装效果图设计》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为校园添色彩》的第一课。本课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创新精神的培养,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体验等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性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学生装,从而培养学生对服装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在设计与制作中提高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懂得艺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常识,为下节课服装的模拟制作奠定基础。二、学情分析本班是日常任课的普通教学班,学生人数58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一般,一旦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创新意识。三、设计理念以往此课都是由老师讲、学生听,再由学生设计服装这一传统教学模式,而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更加重视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来达到本课的目标。1.启发引导阶段,组织学生进行服装模特表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内驱力,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2.运用多媒体技术,提供大量的美术图片,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3.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美术活动,进行搭配服装图片,使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4.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展示大量学生设计的服装效果图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5.课后拓展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从中也使更多的学生加入美术的行列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更大的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本课教学更有意义。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及学生装的设计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服装设计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绘制服装效果图。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服装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创新意识。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服装的造型款式与色彩搭配);学生装的设计与效果图的绘制。2.教学难点:服装效果图的绘制。七、教法激趣导入、启发引导、设疑启思、直观演示。八、学法观察比较、自主探究、讨论法。九、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服装设计作品图片、多媒体课件、人体模特剪影图片、巴比娃娃与巴比娃娃服装、数名学生课前穿好大小和体及款式新颖、色彩协调不同风格的服装以备课堂表演。2.学生准备:收集服装效果图片、铅笔、彩色水笔、水粉颜料、毛笔等。十、教学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学习方式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准备好的学生展示服装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欣赏(走T台)。2.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表演谈感受。3.总结:学生的审美不同,对服装款式的要求也不同。服装设计的款式要与不同的气候条件、场合、环境、人的年龄、身份、职业相适应。4.展示课题:《服装效果图设计》1.欣赏服装表演,感受美,体验美。2.结合自己欣赏的服装表演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问题。媒体显示:媒体播放音乐,为走T台的学生配乐。教学方式:共同欣赏,独立思考。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而使学生感受服装的魅力。亲1.设置问题:服装款式变化最多的在什么地方?2.教师总结并提出探索性问题:哪些服装的款式比较适合中学生?1.学生仔细观察服装款式图,自主分析,细心体会,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服装变化最多的在领子、口袋、袖口、媒体显示:媒体播放图片。实物投影仪展示服装图片。学习方式:共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找出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自觉2身感受体验新知3.教师提供事先画好的不同色彩和各款式的服装设计图片让学生进行色彩搭配。(同种色组合、类似色组合、对比色组合)4.教师总结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