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16-2017学年高一第一阶段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16Cl-35.5Fe-56Cu-64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反应中,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B.由氨制成碳酸氢铵或硫酸铵C.NO与O2反应生成NO2D.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答案】A【点睛】本题考查氮的固定。该题是对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学生记住氮的固定的概念即可。将游离态的氮直接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是氮的固定,氮的固定分为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自然固氮分为生物固氮和高能固氮,而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2.下列微粒中:①13Al3+②③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在Ne前的阴离子N3-、O2-、F-和之后是阳离子Na+、Mg2+、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同理可以考虑Ar前后的元素形成的离子。故C正确。3.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B.元素周期表有18个族C.第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D.短周期是第一、二、三、四周期【答案】A【解析】第ⅢB族含有镧系、錒系,含元素最多的族是第ⅢB族,故A正确;元素周期表有16个族,故B错误;第1A族的元素(除H以外)全部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周期,故D错误。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浓盐酸和浓硝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减小,浓度都会降低B.氯水和活性炭都可使红墨水褪色,且原理相似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答案】C【解析】A.浓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大,浓度减小,故A错误;B.氯水有强氧化性,使红墨水褪色和活性炭有吸附性可使红墨水褪色,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C.浓硝酸见光会分解,生成的二氧化氮溶解在其中使得浓硝酸呈黄色,故C正确;D.浓H2SO4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故D错误;故选C。5.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②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③与O2反应均可得到多种氧化物④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均要保存在煤油中⑤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⑥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也依次增强⑦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A.①⑤⑦B.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⑤⑦【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A、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进行结合,静电作用包括是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B、不一定构成离子化合物,如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Na2O2和NaOH,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7.X元素原子的L层比Y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比Y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则X、Y可形成的化合物是A.离子化合物Y(XO4)2B.离子化合物Y2X3C.共价化合物XY2D.离子化合物Y3X2【答案】D【解析】如果X和Y都属于第二周期,没有不符合题意的元素,若X为第二周期,Y为第三周期,则X为N,Y为Mg,如果都属于第三周期,不符合题意,A、N的最高价含氧酸根为NO3-,形成的化合物为Mg(NO3)2,故A错误;B、形成化合物是Mg3N2,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D、根据选项B的分析,故D正确。8.下图所示各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是原子序数,其中X为35的是【答案】A9.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AIDS),下列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12C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B.14C与14N含的中子数相同C.14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D.14C与12C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