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5-谈骨气VIP免费

15-谈骨气_第1页
1/3
15-谈骨气_第2页
2/3
15-谈骨气_第3页
3/3
15谈骨气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清课文的说理层次,学习本文用事实作论据的论证方法。2.积累孟子的名句及文天祥的诗句。3.课堂练习。(二)过程与方法运用讲故事、朗读、比较、举例等方法加深对本文的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思考,了解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引导学生做一个有骨气的人。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文采用的“讲道理,摆事实”的论证方法,并认识所用事实论据的典型性。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四、课时:第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二)导入课文,激发思考(1)故事:不跪的中国人:这则诗讲述的是1995年3月7日的下午,头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的珠海市南山工业区瑞进电子公司的工人,好不容易到了10分钟的工休时间,工人们太累了。刚刚趴在工作台上迷糊了几分钟,不料外国女老板走进了车间,紧接着是一阵辱骂,之后她又厉声说道:“工人排队跪下!”人群中有一个人直直地站着,愤怒地望着这个外国女人。女老板吼叫着:“你为什么不跪?”他质问道:“为什么要跪?”老板恶狠狠地说:“不跪就开除!”他于是把工作卡一扔,“开除也不跪,我是中国人!”然后愤然离去,这个宁愿失去工作也不跪地中国人叫孙天帅。有人认为,孙天帅一气之下丢了这份好工作,太莽撞,太不明智!那么你们又怎样认为呢?——学生各抒己见。(2)在自尊和高薪之间,孙天帅选择了前者。我认为他是一位有骨气的小伙子。我们把这种像骨头一样宁折不弯、刚强不屈的气概叫做骨气。△本文的作者吴晗本人也是个有骨气的人。补充介绍有关材料:吴晗(1909-1969年):著名历史学家。一个极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反对邪恶。十年动乱中,由于不肯向四人帮低下高贵的头颅,连同妻子、女儿一起被迫害致死。(三)再读课文,回忆要点。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用了哪些材料?2、这三个事例分别从哪个角度证明观点的?它们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在60年代初,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目的?无产阶级的骨气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3重点段落赏析:(1—2)(5---9)1、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2、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样的人才叫做大丈夫。大丈夫的这些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3、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有什么作用?告诉我们怎么样是有骨气,引用孟子的话是解释骨气的含义。4、用简明的话概况三个事例论据一:文天祥不为高官所诱论据二:穷人不食“嗟来之食”论据三:闻一多拍案而起5、富贵不能淫《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6、贫贱不能移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嗟,来食!”这个味道为何是不好受?那幅脸孔,那种神气,让人受到人格的侮辱。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要替他办事。7、威武不能屈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明知敌人要杀他,他毫不退却,在被害前的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8、结构内容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正确鲜明)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拒绝高官厚禄,受尽折磨,慷慨牺牲。富贵不能淫事例论据古代穷人,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贫贱不能移(精当典型)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努对敌人的手枪,宁可倒下也不屈服。威武不能屈总结归纳发出号召无产阶级的骨气(四)课堂讨论:小王同学一次违反校规以后,被老师批评不服气,并与老师顶嘴,不承认自己错误,有同学说小王真有骨气。让我们思考一下,小王这种行为是不是有骨气的表现?【有骨气≠江湖义气】(五)练习测试一、阅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并说明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激励鼓舞民心】二、解释文中引述孟子的话,并对下面句中加黑的词作出明确的解释:“富贵不能淫,贫残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淫:迷惑。移:改变志向。屈:屈服。孟子这几句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