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4页,第Ⅱ卷5~6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报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Ⅱ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Na—23Mg—24Al—27S—32Cl—35.5Fe—56Cu—64Ag—108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9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分散系不具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D.古剑“湛泸”“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答案】C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类型、胶体以及铁合金的性质2.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正确的组合是选项甲乙、丙、丁A纯净物液氯、KAl(SO4)2、CuSO4·5H2OB能导电Fe、NaCl晶体、AgClC碱一水合氨、NaOH、纯碱D电解质盐酸、硫酸、硝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液氯、KAl(SO4)2、CuSO4·5H2O均是纯净物,A正确;B、NaCl晶体、AgCl不导电,B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类,C错误;D、盐酸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A。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3.下列物质中,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A.HClB.Na2O2C.Na2OD.FeCl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A正确;B、钠在氧气燃烧化合生成过氧化钠,B正确;C、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钠,C正确;D、铁和氯气化合生成氯化铁,得不到氯化亚铁,D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判断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NH4+、Ca2+、OH-、HCO3-B.NH4+、Br-、Na+、SO42-C.Ag+、H+、SO32-、ClO-D.H+、Cl-、Fe2+、CO3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铵根与氢氧根,钙离子和氢氧根以及氢氧根和碳酸氢根均别能大量共存,A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正确;C、银离子和亚硫酸根、氢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氢离子和碳酸根、亚铁离子和碳酸根均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离子共存正误判断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中加入稀硫酸:Ba2++OH-+SO42-+H+=BaSO4↓+H2OB.将大理石投入到足量盐酸中:CO32-+2H+=CO2↑+H2O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D.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没有配平,应该是Ba2++2OH-+SO42-+2H+=BaSO4↓+2H2O,A错误;B、大理石难溶于水应该用化学式表示,B错误;C、离子方程式正确,C正确;D、还有氢氧化镁白色沉淀产生,D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判断6.将标准状况下的VLHCl(气)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ρ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标准状况下VL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溶液的质量为(+1000)g,溶液的体积为mL,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答案选A。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7.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A.1gH2和1gO2B.5.6LN2(标准状况)和22gCO2C.9gH2O(非标准状况)和11.2L(标准状况)Cl2D.22.4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1g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1g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分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