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文艺复兴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生活体验1文艺复兴时期圣像画的人文主义色彩2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破除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3宗教改革新教思想的传播4启蒙运动卢梭主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5启蒙运动的内容6综合7一、选择题1.(2018·广东深圳二模)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A.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B.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C.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D.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解析:D哥特式建筑高耸入云,引人向上,与上帝接近是基督教神权统治的象征,古希腊、罗马建筑关注的重点从天上回到人间,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理念,是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生活体验的表现,D项正确。“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的表述正确,但是,没有指出建筑风格“变化”的本质,A项不是最佳答案。影响设计理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文主义的兴起,不是几何学,B项错误。新式建筑风格借鉴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风格,但是,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杰作,C项错误。2.(2018·甘肃天水一模)文艺复兴时期,宗教题材圣像画中的人物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存在,也不再是心中的幻想,绘画中的他们变得充满生气,充满人性,变得与大众不再有隔阂。此现象说明()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B.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影响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D.画家们缺乏艺术的想象力解析:B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画人物具有人性的特征,神已经成为人性的化身,说明此时的圣像画深受人文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宗教信仰仍占有重要地位,A项错误。C、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3.(2018·湖北黄冈质检)海涅把马丁·路德称为“一个由天意选中出来粉碎罗马霸权的贫苦修道士”,其主要理由是马丁·路德推行的宗教改革()A.抵御了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B.破除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精神D.建立了不同以往的现代宗教解析:B马丁·路德所处的时代,罗马帝国早已灭亡,这里的罗马霸权实际上是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B项正确,A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无法体现“粉碎罗马霸权”。路德创立的新教与现代宗教倡导的信仰自由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宗教迫害现象非常严重,D项错误。4.(2018·四川绵阳诊断)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这些小册子()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D.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解析:D1517年,马丁·路德开始在德国进行宗教改革,1520~1525年是德国的宗教改革时期,从“谈话”“对话”“传单”“途中自语”等标题看,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流,从“小册子”的形式看,印刷量很大并配有醒目易理解的图画,这便于向民众宣传新教的主张,D项正确。A项“主导形式”材料体现不出,小册子是适用于向下层民众宣传新教思想的工具,B、C两项夸大了“小册子”的作用。5.(2018·河北邯郸一模)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一旦公共服务不再成为公民的主要事情,并且公民宁愿掏自己的钱口袋,而不愿本人亲自来服务的时候,国家就濒临毁灭了。”卢梭意在强调()A.政府应激发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B.公民应将公意作为行事准则C.政治参与是公民实现自我的途径D.个人利益应以集体利益为重解析:A根据材料,卢梭主张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而不是交给其他的人,A项正确。法律是公意的体现,B项实际上是要求公民遵守法律,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材料强调的并非“公民实现自我”,C项错误。西方的人文主义者强调个人主义,强调集体为个人服务,与东方的集体主义不同,D项错误。6.(2018·山东临沂质检)18世纪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主要着眼于()A.强调责任意识B.重视科学实证C.关注理论创新D.反对封建专制解析:D启蒙思想家形成了理性主义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