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选择题1.(2019山东济南调研)1953年2月,中共中央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材料表明把农民“组织起来”主要是为了()A.满足工业化的需要B.克服分散经营困难C.帮助农民脱贫致富D.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答案A材料“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表明“组织起来”的目的是满足工业化对原料的需要,A项正确;B、C两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1952年底,封建土地所有制就已被废除,D项错误。2.(2017河北石家庄摸底)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答案B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并未基本实现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可得出工业化促进对外贸易,据“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可得出对外贸易促进工业化,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没有优先出口工业品,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农业集体化运动与工业化的关系,故D项错误。3.(2019辽宁沈阳质检)读下图,表中数据主要体现了()“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产品名称1952年产量1957年计划产量增长%棉纱361.8万件500万件138棉布11163.416372.1万匹147食用植物油72.4万吨155.2万吨214面粉299万吨467万吨156盐346万吨593.2万吨171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B.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C.已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D.农业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完成答案B根据“一五计划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指标”显示,材料强调的是轻工业的发展情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在“一五”期间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结合所学“一五”计划中除了轻工业发展,重工业也取得显著提升,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一五”计划的时间为1953到1957年,属于建国初期,所以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表格反映的是“一五”期间轻工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无法反映农业领域生产关系社会改造的情况,故D项错误。4.(2018江西新余调研)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的可能性,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是指()A.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B.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D.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答案D“一五”计划(1953—1957年)期间世界处于冷战之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故D项正确。5.(2018广西桂林模拟)1956年4月23日,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在沈阳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人民日报》头版进行了报道:“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A.三大改造的完成B.苏联援华的落实C.“一五”计划的实施D.科教兴国的推进答案C三大改造是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苏联援华并非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我国于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因此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一五”计划的实施,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6.(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模拟)1953年,在国家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对上海的建设方针是“维持、利用、积极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