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学习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食物链和食物网。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下图画出了草原上的部分生物。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网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想一想,议一议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儿又吃昆虫;吃草籽儿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由此可见,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是相互制约的。草地被网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这个实例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资料分析分析下列图片中展示的生物现象。这些现象在森林中是常见的。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腐烂的数桩上长出许多真菌讨论①树皮里面有昆虫的幼虫。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昆虫的幼虫吃树干中的有机物,啄木鸟吃昆虫的幼虫。②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消失吗?答:会。树干中的有机物会被真菌、细菌等分解成无机物(水、二氧化碳、无机盐)。③在生物系统中,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树桩上长出真菌,会将树桩分解成碎片,使坚硬的树桩慢慢腐烂。在树桩腐烂的过程中,还有另一类你看不见的生物在起作用,那就是细菌。森林中的落叶也是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的,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的分解作用使苹果腐烂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生物部分外,还有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和水,等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例如,兔吃草,狐吃兔,草→兔→狐,这就是一条食物链。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食物链11条1.你连接的这些食物链有多少条?食物链讨论①和上面的连接比一比,你连接的食物链有多少条?这些食物链是互不关联的吗?②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答:从理论上分析,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青蛙、鼠的数量会增加;各种生物的数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写出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许多生物,最终威胁人类自身。(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资料分析分析下面的资料下图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A微小的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的幼虫→D小鱼→E大鱼。图中的红色圆点表示的是排入水中的某些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红色圆点的多少表示有毒物质量的多少。讨论①如果这些积累了很多有毒物质的鱼被人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答:这些有毒物质会在人体内积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②为什么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答: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不易排出,这样就会积累在生物体内;图中的大鱼比小鱼营养级别高,大鱼一生会吃许多小鱼,这些小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就会积累在大鱼体内,结果导致大鱼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比小鱼多。由此可见,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