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旁的故事开学了,我在图书架上添放了一些新图书。可没过多久,这些新图书变得和旧图书一样面目全非,不成样子。为了找原因,我仔细观察,发现有的书特别受孩子们欢迎,看的人多了。图书就容易破损。于是,我利用谈话,对他们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没想到,以后的几天里,图书架旁还是每天都会有碎纸片,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和孩子们交流,我找到了真正的原因,原来孩子们为了折纸飞机玩,就从图书上撕纸。于是,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只篮子,里面装着一些孩子们画画用过的纸,或是没有用的废纸,放在美术区他们随手就能拿到。可过了几天,我发现图书架旁的纸片是少了,但图书还是被撕坏了不少。怎么会这样?我不是已经提供了纸张,满足了孩子们折纸的需要了吗?为什么他们还要把图书撕坏呢?看来,我该找出撕坏图书的孩子狠狠地批评一下。这天,我正好看到禹衡在撕图书,我忍住心中的怒火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图书撕坏呢?“我想要折纸飞机”,禹衡轻声回答。“我不是已经给你们准备纸了吗?你为什么还要撕图书上的纸呢?”我不由得提高了声音。他好像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低下头说:“因为那些纸是旧的,图书上的纸是新的,折的飞机漂亮……”原来是这样!禹衡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在我了解孩子们有折纸飞机的需要后,我就为他们提供了纸。看上去我已经给予支持了,其实这种支持还是非常表面和初步的。在孩子们初步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会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而且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需要。只有作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思考。发现幼儿感兴趣的“折飞机”活动中隐含的教育价值,及时提供不同质地、不同大小、定期换新的纸,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