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的课程才是最好的课程上海新中校长徐阿根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来自教育实践,来自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自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这是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追求。如:在大班开展的一次“认识秋装活动”中,孩子们对设计秋装萌发了强烈的欲望,有的孩子马上就提出要开一个表演会。针对开表演会需要准备些什么的问题,孩子们展开了讨论:需要布置舞台、设计海报、门票以及张贴海报、发送门票等活动。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互相合作,对舞台、海报、门票的设计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这是一个充分体现孩子自主发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幼儿自主创造、自主表达的过程。幼儿有了充分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自由空间,自主意识得到增强,自主能力和探索能力得到提高。另外,还借助班级区域化学习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开放的自主学习探索空间。活动室是围绕着幼儿的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区角的,每一个区域中均投放体现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教育要求、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的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操作材料,(如:逛商场区域、医院区域、娃娃家区域、农家乐区域、科学探索区域等),并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展情况,不断地更换对幼儿具有挑战意义的活动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及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由选择、自主学习、动手操作中积累经验。你们说孩子们在自己创意活动中能不开心吗?他们的活动主题不断深入,经验不断丰富,这样的课程肯定比我们生搬硬套,找一节现成活动实施效果要好得多。接下来我就《纲要》中体现教育活动的理念,如何选择利用适合孩子的课程。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是指对幼儿教育和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物质和精神资源。在自然中,在社会中,在幼儿园里,在家庭,幼儿教育的资源是丰富多样、源源不断的。现在的问题是当今幼儿教育缺少的不是教育资源,而是对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敏锐的识别、选择,及时的加工、转化、开发以及充分的利用。幼儿教育阶段可以拓展利用的资源很多,除幼儿园内部的教育资源,还包括广泛的自然资源,丰富的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等各种园外教育资源。(1)自然资源。“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指南》中所蕴含的理念。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举措。老师们,要注意随着季节的变化,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带孩子去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感知家乡千姿百态的景象。如春天带孩子观赏草树的萌生、樱桃花、杏花,感受春的气息;夏天带孩子戏水玩耍,感受夏的乐趣;秋天组织孩子捡稻穗、挖红薯、摘果子等感受秋的收获;冬天带孩子堆雪人打雪仗,感受冬的诗意。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大社会中的一切使他们感到新奇,当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接触自然时,他们睁大求知的眼睛,给观察到的物体赋予生命。他们能看着蓝天白云讲着自己的故事,能够和花草、昆虫交谈,并幻想上天和月亮姐姐握握手……大自然不仅能开阔幼儿的眼界,也能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在使他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也陶冶其情操,培养其美感,丰富其想像,使幼儿萌生出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2)家庭资源。《指南》不仅是幼教工作者的帮手,更是家长的教育支持指南。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家长的职业、阅历与专长等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可以经常有计划、有组织地邀请有特长的家长来参加幼儿园的活动,请他们进班级当“老师”,展示其各自的特长和风采,使幼儿获得更直接的经验。例如,“三·八妇女节到了,我们请来妈妈给孩子们讲好听的故事;当警察的爸爸给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当医生的奶奶给孩子们上课,让孩子们知道受伤后怎样保护自己……妈妈、奶奶的本领真大,小朋友更喜欢更敬重自己的妈妈了。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它对于幼儿的影响是幼教机构不可替代的,同时对幼教机构的教养质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挖掘和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将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