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简介VIP免费

“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简介_第1页
1/4
“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简介_第2页
2/4
“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简介_第3页
3/4
“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简介温家宝总理2009年9月4日在北京第35中学听课后讲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还比较缺乏。”总理的话令我们教育工作者汗颜,更令我们深省。《人民教育》2009年15——16期合刊“生本教育”专辑,我进行了认真的阅读,查阅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专著,对“生本教育”理论有了肤浅的了解和理解,感触颇深。以为“生本教育”理论指导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成果证明:“生本教育”的实践可以解决“应试教育”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现就生本教育理论要点介绍给各位同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在教学改革中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培养真正实用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一、生本教育课题介绍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由课程研究带动的大型教育整体改革实践。1999年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生本教育研究和实验连续三届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二等奖,2007年作为素质教育的典型经验之一,入选教育部编的《新时期素质教育选编》。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十一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及教育均衡研究”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以生本教育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研究”。“十年来,生本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行为,把原来师本的考本的、本本的教育,坚决地转变为生本的教育,把追求短期指标的课堂转变为追求人的发展的课堂,从而实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富有生命力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教师的、校长的和区域的教育大转变,实现了‘学习快乐、素质发展、成绩优异’的理想。”历经十年研究,生本教育共同体蓬勃发展,由最初的十五所学校发展到现在的200所,遍及广东、北京、湖北、贵州、辽宁、江苏、江西、香港、澳门等地,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许多薄弱学校因此改变面貌,成为社会认可的学校。广大教师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了良好的专业发展。二、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三、生本教育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四、生本教育的理念为了让教育激扬生命。1、生本教育的儿童观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对于人类亿万年发展的最可宝贵的继承,就在于有发展的、学习的、思维的、创造的、语言的本能。所谓本能,是天生而作、天生而会、天生而美、天生而善,而且这种潜能、天性、本能的存在,对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与形成必要的能力和德行成长来说,不仅是足够的,而且是足以超越的。儿童一旦会拿汤匙,就可以自己吃食,一直到老。在学习和教学中,儿童同样是一旦可以拿汤匙(接受了工具启蒙,如认字、数数等)之后,同样可以自己吃食,一直到老。2、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老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3、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等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生本教育认为:树木只要具备了根,就足以长到大自然规定的那种样子。生本教育工作者心中要有一棵树,树木是自己生长的,我们能做的,只是选一个地方,帮助它长根,我们不能钻进到树木中去干预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简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