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全县生态文明工作典型交流材料近年来,XX县区充分发挥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方针,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总体思路,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镇,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逐步探索出一条打造生态文明,实现赶超发展的成功之路。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0.82亿元,增长22.5%,三大产业结构比为26.7:36.5:3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62%;园区主营业务收入15.1亿元,增长143.5%;财政总收入1.64亿元,增长2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增长6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8亿元,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2118.6元,增长12.4%。一、坚持以人为本,打造生态文明。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近年来,我们以生态为立县之本、生态文化为理念、生态经济为发展源,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淘汰生产能力落后企业,推进清洁、生态型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已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一是发展生态农业。以生态产业化、品种多样化、产品优质化、结构多元化、效益最优化为目标,建立高效、持续的生态农业系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夯实农业基础,连续近8年实现基本农田占补平衡,耕作率达98%以上,近2年治理水土流失4万多亩,“造地增粮”1.05万亩。开发绿色食品,充分发挥蘑菇、烤烟、毛竹、林果等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江西十里香樟无公害蘑菇”,“爱杰鑫”、“广雅”牌清水竹笋,“山农”、“山蜂”土蜜等13个绿色食品。个人简历兴无公害产业,在县城周围建立了一批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在全县推广应用现代设施技术、无公害防治技术等,并从政策上扶持“绿色”生产。实施生态防第1页共3页治工程,推行使用生态农药,抓好病、虫、草综合防治,推广应用农作物平衡施肥和生物肥料。二是发展生态工业。紧紧围绕资源转化这一中心,重点改造传统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加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推进节水、节能、降耗新技术。充分利用绞股蓝、蚕茧、蘑菇、茶叶等生态资源优势,运用新技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建立了江西山高制药有限公司、广信茧丝有限公司、鹏鑫食品、广雅食品、黑金碳素等重点骨干企业。同时,坚决查处严重破坏资源和环境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产业,治理结构性污染源。近两来,共关停取缔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钢铁、小造纸、小电镀、石材加工、木竹等加工企业35家。2008年有5家企业因没有通过“环保槛”而未能落户乐安,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依法淘汰污染重、生产工艺落后的6家企业,对5家超标排放企业责令停产整顿。三是发展生态林业。以千古一村——流坑、金竹瀑布群、老虎脑自然保护区为重点,构建生态区遏制水土流失,建小型水保工程97座,建造生态区1319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76公顷,果林104公顷,生态区内林木覆盖率提高28%,土地利用率提高31%。重点抓好鳌河源头、公溪河源头、牛田河干流两崖山地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工程建设,完成了临八线XX县区乡公路沿线全面绿化工作,200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9.7%,山林面积达278万多亩,20XX年将以“一大四小”为契机,全面推进全县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力争到20XX年森林覆盖率实现71%。四是发展生态旅游。在抓好旅游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的同时,我县十分重视绿色旅游的开发、管理和经营,加大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保护,每年投入500多万元,重点对流坑、石桥寺、大华山等景点进行开发式保护,全面提升旅游生态品位,2006年,流坑古村荣获“江西十大特色美景”,牛田古樟树群落和金竹瀑布同时被列入“江西百景”;2007年获“中国生态旅游大县”的荣誉称号。2008年,引进了江苏永达广告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着力打造古樟飞瀑这一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使水南古樟林和金竹瀑布群等旅游资源得到整体开发,从而形成了以流坑古第2页共3页村为龙头,范文内容地图台大农业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