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计划生育民主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是保障村民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一、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民主决策机制。1、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以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形式,研究讨论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计划生育事项,按多数村民的意见做出决定。2、需要民主决策的主要问题。协助落实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维护村民法定生育权利;村民违反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公约的处理;享受计划生育奖励、特别扶助对象的确定;利用集体资源实施计划生育奖励优待政策;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等。二、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民主管理机制。1、坚持和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听取和吸纳群众意见,让村民直接参与计划生育管理。2、完善计划生育民主管理规范。依法制定、修改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章程和基层群众自治公约,保障村民民主管理权利的行使。3、建立村民小组计划生育信息员例会制度。充分发挥信息员对本村(居)民小组育龄群众熟悉的优势,了解村民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汇总育龄群众婚育、节育、流动等方面的信息,提高民主管理水平。三、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民主监督机制。1、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制度。2、建立民主评议计划生育工作制度。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村委会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计划生育工作,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接受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民主评议的内容主要包括:村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情况;计划生育事务公开情况;计划生育工作中有无弄虚作假现象;村委会成员带头实行计划生育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及工作改进情况;群众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等。民主评议结果应作为乡级人民政府对村计划第1页共7页生育工作评估的依据。应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村委会主要成员和计划生育专职工作人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并与村委会有关成员的使用和工资(补贴)挂钩。3、建立以计生协会为主的村民自治工作监督小组。主动参与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和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制度。第二篇:各村计划生育民主议事会制度村计划生育民主议事会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村级计划生育的管理与服务,增强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的透明度,提高育龄群众的满意度,经村党支部、村委会、计生领导小组成员、计生协会领导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共同研究,制定村计划生育民主议事会制度。一、民主议事会的组成1、计划生育民主议事会是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对村计划生育工作进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议事组织。2、民主议事会由计生领导小组成员、计生协会领导小组成员和村民代表共同组成。3、村计划生育工作各项重大决议事项必须经民主议事会共同研究决定。二、议事内容1、积极参与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章程、自治公约的制定。2、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兑现奖励优惠政策的资格审查。3、计划生育“三结合”项目的制定,对帮扶对象、帮扶内容、帮扶措施的确定。4、计划生育二孩审批,包括申请批二人员的具体情况、审批的依据等。5、计划生育有关的其他事项。三、权利与义务1、依法维护实行计划生育公民的合法权益。2、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知识的宣传。3、了解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与要求,协助村委会改第2页共7页进工作,落实奖励优惠政策。4、履行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职能,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5、帮助解决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第三篇:计划生育民主监督评议制度象山社区计划生育民主评议监督制度为进一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根据《象山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章程》的规定:遵照社区与居民权利义务一致以及公开、公平、公正处理的原则,特制定象山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民主监督评议制度。1、实行年度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考核、民主评议制度。社区居委会每年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广泛听取居民对本社区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2、实行计划生育民主监督制度,推进计划生育事务公开,公开实行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