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分析与思考内容摘要:在计算教学和学生解题过程中,计算错误常常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因此对计算错误进行分析与思考,进而对其分类、分析其原因,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法,对于避免或减少学生的计算错误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小学生;计算错误;类型;原因;纠正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手段。《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进一步学习和今后参加生活劳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干扰着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大部分人都会把这种错误归咎于学生“粗心”、“马虎”等,其实不然,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计算错误进行分类,分析其错误的原因,以及提出纠正的方法,对于小学生避免或减少计算错误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我们的教学也是有益的。一、小学生计算错误的类型分析错误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只要结果不对就是错误。如:34-16=16、5×6=11、42+18<60等都是错误,如果只考察结果,以回答的问题是否正确为标准,那么这些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都应该打个“×”,但只停留在“对”或“错”的标准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纠正和改正学生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但由于学生是千差万别的,犯的计算错误也是不同的,具体错误类型可归纳如下:1、误认误认这种错误是属于感知性错误,是由于学生审题时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一种错误,这种错误在小学生计算中是比较常见的,出现这种错误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见图表:举例错误情况分析错误正确23-15=812+8=2032-15=1712×8=96抄错数或符号38×442×5(下题为38×4)抄错题目3+4=12(把+看成×)84÷4=803+4=784÷4=21看错符号(把÷看成-)42+56=8024+568042+56=9842+5698横式写对,竖式写错2、误写误写也叫笔下误,就是本来计算正确,但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了笔误而产生的错误,这种错误在小学生计算中也经常发生。例如:185×4185×4740这道题本来计算正确了,但在写横式结果时,却把740写成了700,从而出现了错误。3、误算误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种错误主要以下几种情形。(1)算理不清。例如:(1)0×5=5(2)8+2×3=30(2)口算有误。例如:(1)36(2)47+47×884366(3)法则有误。例如:(1)47(2)96+35×23712288192480二、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由于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对于每个学生出现的计算错误原因也是不同的,但总体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知识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1)概念不明确,算理不理解。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主要是以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为基础的,如果学生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掌握得不好,理解得不够透彻,那么就难免在计算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例如:计算0.36×0.450.36×0.451801440.01620分析: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0.162,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在确定积的小数点时,应该先确定积的小数部分的位数,然后再划去小数末尾的“0”。这说明学生对小数乘法算理不理解。(2)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口算技能。由于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于一些简单的运算口诀不熟练,常常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类似的错误,从而导致计算时出现错误。例如:计算467×78467×783752328336582分析:这道题要用到14次基本的口算,其中乘法口算6次,加减法口算8次,如果在计算中有一步出现错误,那么整个题就计算错误了。2、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错误(1)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是指人的思维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影响现在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实验表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思维,在问题[---分页---]和周围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定势就能使人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迅速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定势的正面效应;但在问题及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