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县(市)教育局局长会议上的讲话扬优势强特色抢干两字促落实全力推进宁波教育现代化在区县(市)教育局局长会议上的讲话黄志明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进一步增强优先发展教育的使命担当教育是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人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宁波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松不得的责任感,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一天也不能耽搁,一刻也不能懈怠。第一,从应对国内城市竞争来看。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推进,现在城市之间的比拼竞争越来越激烈,呈现百舸争流之势,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城市竞争中,目前各个城市都把教育作为争夺创新资源、高端人才、提升竞争力的战略性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宁波正处于加大创新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宁波,要与杭州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共同唱好双城记,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省委、省政府要求宁波早日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成为浙江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中坚强有力的一翼。这都要求我们教育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写好宁波发展的教育篇章。我们建设名城名都,最需要发扬的是教育的优势、人才的优势。教育越发达,就越容易集聚高端人才,就越容易在创新驱动发展中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实力,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第二,从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去年以来,我市教育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基础教育全市所有区县(市)率先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评估,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终身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民办教育得到规范有序发展。但是对照中央和省委对宁波的新期望、对照宁波城市发展的新站位、对照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宁波教育依然任重道远。比如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城乡、第1页共8页区域、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距;教育服务能力还不够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支撑水平不高;部分教育改革创新相对滞后,一些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特色不明显。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普遍性的问题,有历史原因、宏观形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实质上是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亟需我们去研究破题。第三,从回应人民群众期待来看。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也是最大的民生。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教育的建议提案是非常集中的,讨论也是最激烈的。近年来,社会对教育空前关注,特别是针对营利性校外培训机构,由于监管难,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已严重干扰了中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刚刚结束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这块工作也作了部署,这件事迟早要做,迟做不如早做,小修不如大修。现在群众还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越到基层、农村,越缺好学校、缺好老师。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需要教育先行的。人民有所呼,我们就要有所应。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适应等问题,我们要搞清根源、精准号脉,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大家在汇报中不同程度地提到了各地教育发展中的短板。由于各地实情不一、基础不同、特点各异,所以所表现的短板有所差异,但不管是什么短板,我们都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扎扎实实补起来,努力把短板转化为优势。学前教育方面。大家普遍反映学前教育是短板,我市学前教育的短,主要体现在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供需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大家知道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末,幼儿园体制改革尝试,尤其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公办幼儿园转制比较多。尽管我们通过两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效缓解了我市入园难的问题,但是我市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依然不高。尤其是公办幼儿园比例低、公办教师比例低,2016年只有26.5%、21.3%。财第2页共8页政经费投入仍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办学水平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办与民办之间差距较为明显,幼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