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识字5第一课时VIP免费

识字5第一课时_第1页
1/3
识字5第一课时_第2页
2/3
识字5第一课时_第3页
3/3
课题:识字5课型:识字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掌握新偏旁羽字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看图、识字写字、诵读韵文、认识冬季的物候特征,让学生感受到冬天仍充满着勃勃生机和生活情趣,培养学生不畏严寒的顽强意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超级联想。出示:A布谷、燕子、蜜蜂(联想到哪个季节?)B台风、雷雨、烈日C菊花、桂花、落叶2、进一步看图体会春、夏、秋季特征,秋季之后就是——冬季,今天我们学的《识字5》就是有关冬天的。板书:冬天。二、诵读词串。过渡:预习课文时我们采用了“三读法”:“一读”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二读”找出特殊字词、标点;“三读”注意停顿,不添字、漏字。预习识字和课文的“一读”是相同的。(一)、“一读”画出生字,读准字音。1、学生凭借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要求:各自放声认读每个生字词,要读得正确、响亮。2、检查自读情况,指名领读,再齐读。有哪些生字读音要特别注意?(蜡、翠、蛇、刺、冰、绳)(二)、“二读”找出特殊字词。(寒流、北风、翠竹、苍松、蚂蚁、刺猬、溜冰)(三)、“三读”边读边想,读出画面。逐行指导朗读。1、介绍图文对照识字的方法:在正确认读字词的基础上,按照自己对字词意思的理解去观察课文图画,从图中找出词语所指称的具体事物。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冬天到了,天气怎么样?(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2)相机出示词卡,让学生认读:大雪、北风。请学生指一指相应的事物。(3)小朋友,冬天到了,有时气温会突然下降,让人感到特别冷,那是因为从北方来了强冷空气,这强冷空气就叫“寒流”。(4)出示词卡,认读。指导:怎样才能读出画面来呢?老师是这样边读边想的,读“寒流”这个词时,我就想天气真冷啊!小河都结冰了,大人、孩子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读“大雪”时,我又想到鹅毛大雪从天而降,树啊,房子啊,道路啊全都变白了,给大地妈妈披上了一件洁白的礼服,多美呀;读“北风”时,我眼前就出现树叶飞舞,人们戴着帽子,围着围巾,缩着脖子的样子,耳边就仿佛听见了呼呼的风声。想到了这些,我又想这些词是怎么写的。就这样,我由词语想到了图画,又由图画想到一个个词是怎么写的。听读。听老师读,跟老师一起想。指名两人读。齐读。2、天这样冷,小动物们都到哪儿去了?(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谁)、(谁)和(谁)都(在哪里)(干什么)。(2)让生指图认读:蟒蛇、蚂蚁、刺猬。(3)“蟒蛇”你了解吗?(蟒蛇是蛇类中最大的一种,无毒,长可达6米余。)(4)介绍冬眠:动物过冬有自己的方法——冬眠,冬眠指某些动物在寒冷的季节,会通过降低体温的方式而进入的类似昏睡的生理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3、这些动物朋友都怕冷,那花草树木呢?生答到书上的:是啊,他们真勇敢,瞧,他们来了!生说其他的:告诉你们,有三位朋友可不怕寒冷,瞧,他们来了!(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的蜡梅、()的翠竹、()的苍松A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蜡梅花是怎样的?是啊,蜡梅花是黄色的,就像黄蜡的颜色,只有她迎着寒风开放了。B为什么人们特别把竹子和松树称为“翠竹”和“苍松”?你们可以观察他们的颜色。对了,翠竹、苍松到了冬天依然绿得那么鲜艳,那么精神,所以大家称他们为“翠竹”和“苍松”,“翠”和“苍”就是指绿色。(3)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畏寒冷,让冬天更加多彩,富有生机,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让我们再认识一下岁寒三友。(学生读)4、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出示:今天清早,小朋友们在雪地里锻炼,有的(),有的(),有的()……(2)自由读、相互读。齐读。三、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1、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2、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识字5第一课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