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改)VIP免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改)_第1页
1/15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改)_第2页
2/15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改)_第3页
3/15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制作:李开忠曾建树四川省开江县任市中学第一课时(2)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而来(1)地球表面空间单位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涵义概括如下:(3)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4)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区域的特点(1)层次性(2)差异性(3)整体性(4)可变性即区域之间具有等级差异。东北地区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属于包括指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区域等级越高,区域内部越复杂,同一性越小,差异越大;反之同理高级别低即构成区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区域界限的模糊性任何自然区划的指标数值总是根据一定的时间长度统计而来的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特点差异影响区域的发展水平,如: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区域的发展方向,如:东西部产业发展的格局差异思考题: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案例对比分析1、导致长三角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纬度差异。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分布各呈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点拨:降水量是长三角由南向北减少,原因是受(夏)季风气候影响;松嫩平原则由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是受(夏)季风气候和地形的影响。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会产生哪些影响?点拨:河网密度大的长江三角洲适宜发展水稻种植,而河网密度小的松嫩平原则适宜需水少的玉米、小麦、大豆种植。学生思考(一)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的比较1.地理位置差异2.气候条件差异3.土地条件差异南方的水稻土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条件矿产条件①都是平原地区,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少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煤矿等矿产(二)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其它其它生产活动工业商业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水稻(主)、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解了区域的基本涵义及特征等,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两区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影响,以及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同学们要初步掌握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并尝试学会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为后面学习其它区域地理奠定基础。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而来——区域的划分1.指标划分(1)单一特征区域(2)综合区域以一种指标划分综合多个指标划分的区域2.方法划分(1)按性质分:自然区域、经济区域、社会文化区域(2)按方式分:区划区域、类型区域(3)按规模分:大型区域、中型区域、小型区域……………还有按照其他方式、方法划分的区域。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示例——我国干湿区划分图**(按照降水指标划分)**综合指标划分的区域示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按照气温指标和降水指标划分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