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复习题一、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会计电算化下的审计线索、审计程序和手工方式下有很大不同。()2.会计电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会计人员可随心所欲地编制、修改会计报表。()3.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任何系统由许多子系统构成,每一个子系统还可划分为更小的子系统。()4.输出出错率和会计科目代码的长度有很大关系,代码越长,出错率越高。()5.为了便于会计电算化的进行,人们开始对会计科目进行编码。()6.计算机与手工并行工作期间,手工账可根据计算机输出的账簿抄写。()7.核算型会计软件主要由账务处理、报表处理和财务管理等模块组成。()8.操作人员的密码首先是由系统管理员设置的。()9.输入凭证时,凭证的每行必须有摘要内容,不同行摘要内容可以不相同。()10.固定表是指格式和数据都固定的报表。()11.不再使用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应正常退出该软件再离开计算机(√)12.电算化方式下不用账证、账账核对。(√)13.电算化信息系统中,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数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也不需要了。(×)14.分析功能是核算型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功能(×)15.会计电算化改变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方式、控制对象和许多具体制度。(√)16.会计电算化工作按作用期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短期规划。(√)17.会计电算化报表的格式可任意定义。(×)18.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处理流程与手工方式没有区别。(×)19.会计信息处理流程是一块以数据的收集为核心的。(×)20.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数据并不能由计算机按照程序自动完成的。(×)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组织与规划、()、人员的培训、管理制度的建立、计算机内部审计。A.计算机与手工并行B.会计软件的选择C.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D.计算机硬件的选购2.会计电算化的研究对象是()。A.与手工会计的研究对象相同B.如何从手工向计算机处理方式过渡C.如何将计算机应用于会计实务D.计算机处理方式下的会计理论和实务3.电算化方式下的记账凭证与手工方式下的相比,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记账凭证的产生B.记账凭证的内容C.记账凭证的分类D.记账凭证的取得4.会计核算电算化的主要目的是实现()。A.会计数据处理电算化B.会计数据分析电算化C.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D.会计信息分析电算化5.将计算机中的凭证打印出来,然后由人工将其与手工凭证进行一一核对,属于对数据,进行()。A.屏幕审核B.静态审核C.二次录入校验D.手工对账审核6.()是由专业会计软件公司根据一般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需要而开发,经过各省市财政厅局以上的财政部门评审通过,投入市场销售的会计软件。A.通用会计软件B.专用会计软件C.商品化会计软件D.电算化会计软件7.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特点包括()较强,软件由厂家维护等。A.专用性、保密性B.专用性、可靠性C.通用性、保密性D.通用性、商品化8.人员分工的意义主要在于()。A.给会计人员分配工作B.明确会计人员责任C.防止无关人员进行会计软件的操作D.保证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和会计信息保密性9.会计软件必须安装到()上才能运行。A.软盘B.内存C.硬盘D.外存10.进行月末结账处理,下列描述,哪一个不正确。()A.结账前必须将所有凭证登记入账B.某月结账后,将不能再输入该月凭证C.某月结账后,该月不能再记账D.每月可多次结账11.对记账处理,下列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A.有不平衡凭证,不能记账B.在记账过程中,不得中断退出C.每月可多次记账D.在记账过程中,中断退出不会影响记账结果12.设置会计科目编码要求是()。A.可以任意设置B.一级科目编码应按财政部统一规定,明细科目按编码规则确定C.必须按财政部统一规定D.各级科目的编码长度要相同13.账务处理系统中,账簿中的数据()。A.可以修改B.不可以修改或删除C.可以删除D.可以增加14.报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报表初始化、数据处理B.数据处理、打印输出C.报表初始化、数据处理、打印输出D.表样定义、数据处理、打印输出15.数据处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