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案: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教学目标】1、在写作中学会运用联想2、培养联想能力,要向生活和书本学习,要勤思精想。【教学课型和方法】课型:写作训练课方法:指导、训练【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大家一定熟悉这样一句广告词:“假如失去联想,人类将会怎样”,这句著名的广告词说出了联想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联想呢?二、解题,介绍联想的特点和种类: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联想的类型:⑴相关联想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⑵相似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因为花朵那么鲜艳、那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⑶对比联想我们还往往一提起过去四人帮打着“反对师道尊严”的幌子迫害广大教师,就想到现在党和政府的尊师重教;一想到解放前中国人民的屈辱,就想到现在中国人民的扬眉吐气。⑷相近联想我们在学习中也会产生联想。例如,我们在高中接触到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阿Q,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我们在初中课本中熟悉的孔乙己,而不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同样是初中课本中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阿Q与孔乙己同样是鲁迅笔下的人物,两个人物又有许多接近之处。由此看来,了解和运用联想并不神秘,只要我们通过学习不断地加深认识敢于实践,就能逐步掌握好这种方法。三、联想小训练:1、绿,是我们熟悉的一种颜色,请你展开“绿的联想”,说说你从“绿”,想到与“绿”有联系的别的什么事物?提示:会想到水、植物、春天,也许会想到军人、生命、和平。也许还会想到希望、朝气、青春、活力。也许你从“绿”又想到了“金黄”,想到了收获。也可能你想到的不是这些,而是许许多多的唐诗,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等等。2、就下面的一个成语,根据提示,展开联想,说说你想到些什么事理。“水滴石穿”A、从“水”的角度—B、从“滴”的角度—C、从“石”的角度-D、从“穿”的角度-提示:A、弱能胜强或柔能克刚B、不要轻视“小”C、要敢于碰硬D、顽石是可以攻破的教师强调:①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着眼点,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意。②要根据写作目的,联系某一方面的实际,确立一个角度,不要因贪多而造成漫谈空议。四、当堂作文训练:1、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情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2、××的联想训练指导:1、题目要求选择“熟悉的事物”写,提供参考的事物有“树根”“小草”“海潮”“桥”。学生不要受提供的事物的拘泥,要写自己熟悉的,写便于自己展开联想的。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情”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学生由眼前的“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感情。“树根”:可以由树根深埋于地下,为树干的挺直,树叶的繁茂,所作出的默默的奉献,联想到为祖国建设作基石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小草”: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可以从“草不知名随意生”和“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汲汲于个人得失;可以从“小草不谢荣于春风”,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草不随风偃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海潮”:可以从“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观天下无”联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若知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