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学科备课笔记自主备课□集体备课□【单元】第五单元【课题】《青青竹海》【教学目标】1、学习用舒展的音色演唱《小竹桥》,感受村寨人民对小竹桥的热爱。2、指导学生运用气息的控制,做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歌曲轻快、欢悦的情绪,3、根据歌曲创编动作,跟着音乐跳一跳,感受海南民族的风族特点。4、学吹竖笛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听、唱、动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唱好顿音记号及附点音符。难点: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用琴、音响资料、多媒体课件、头饰、碟片、录音机、跳绳、竹竿。【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课时目标】情感目标:了解竹的成长过程,感悟竹的精神。了解竹与音乐、竹与生活的联系。领会竹与人的关系,加深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认知目标:初步认识部分乐谱。学会演唱《小竹桥》,能唱准节拍、节奏。技能目标:能用声音较准确表现歌曲的情绪。能根据音乐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课时重、难点】感受“竹”的作品带来的美好意境,用恰当的歌声、情绪和动作表现有关“竹”的音乐。师生活动备注1、情境创设:感受竹的魅力(PowerPoint图片展示,并配音乐,让学生如同走进了竹林,激发学习有关“竹”音乐的兴趣)2、话题导入: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一组画面中,最美的是什么?生:竹子师:你们想了解竹的成长吗?让我们来观看一段影片,看看竹是怎样长大的?(播放影片《春笋》)3、欣赏《春笋》(1)师:谁能用动作表现竹生长的样子?(学生自编动作,其他同学跟着学)(2)师:让我们每人都来做个出土的春笋吧!播放童声合唱《春笋》,全体同学随音乐节奏做表演,教师指挥镇江市孔家巷小学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1四年级音乐学科备课笔记自主备课□集体备课□并参与。(根据学生创编的动作,教师稍做加工或修改)4、竹子的作用师:春笋破土而出了,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你们知道竹子有什么作用吗?(学生回答略)师小结:竹与我们的生活、竹与音乐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5、歌曲新授(1)竹子的作用可真大,它还可以架桥呢,不信你听(播放范唱《小竹桥》,初步感受歌曲欢快情绪与节奏特点,可适当加入动作)(2)理解歌词,理解表现情绪这是一座怎样的桥?(苗汉少年之间的友谊之桥),朗读歌词。歌曲的情绪怎样?(活泼、欢快、跳跃、舒展)(3)视谱复听范唱《小竹桥》(显示谱例)(4)教师范唱歌谱(5)学生分句视唱歌谱,(注意节奏和音准,难点处教师做范唱)三处难点(休止符、倚音、弱起)重点练习。(6)部分唱谱,部分唱歌词——跟琴完整演唱歌词(声音舒展,情绪到位)提示学生第一乐段唱得活泼,第二乐段唱得舒展。(7)随伴奏带演唱歌曲《小竹桥》,教师指挥。6、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师导语:小竹桥不仅连接着苗族汉族的友谊,它把我们各民族的友谊都连在了一起。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傣族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flash)7、师:《月光下的凤尾竹》开头的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葫芦丝(教师展示葫芦丝实物,并为学生吹奏《金孔雀轻轻跳》。师:有关葫芦丝乐器知识介绍我们将放在下节课进行,)8、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竹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学生发言)师结语:今天,我们通过看竹、唱竹、听竹,初步感受到了竹的美丽,祝愿同学们能有机会走进竹林深处,去领略更美的竹韵。(宣布下课,播放葫芦丝音乐《竹林深处》,随音乐出教室。)【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后记】教学过程设计(第2课时)【课时目标】1、学生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2、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舞和文化习俗产生浓郁的兴趣。【重、难点】感受音乐作品的欢快的情绪,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达这种情绪,镇江市孔家巷小学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2四年级音乐学科备课笔记自主备课□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师生活动备注一、学习歌曲。1、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啊?生:跳绳。师:你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