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一课时主备:彭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勇于向未知挑战。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并爱护聚落环境。2、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重点:理解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教具学具:地理图册教学设计:第一环节:预习和自学指导1、什么叫聚落?分为哪两种类型?有什么不同特征?2、聚落形成与发展受哪些主要环境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上聚落分布大势是怎样的?3、如何处理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了解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第二环节:自学、群学1、聚落的概念:聚落是的中心。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和的场所。2、聚落的类型:和。聚落的发展是:先有农村后有城市。3、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地区工农业比较的地区4、影响聚落的外貌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民族习俗、、等。5、聚落的发展和保护世界多数聚落在增长。保护:保护具有特色的传统民居。第三环节: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①教师可以多让学生阅读、讨论等活动,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无意识记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释。③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识记。《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当堂检测当堂反馈:P58~59第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