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终稿课题7的乘法口诀姓名蔡帆学科数学学校思茅第二小学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编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2、熟记口诀,并逐步提高灵活运用口诀的能力3、通过多角度的练习,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已经学习了2~6乘法口诀,并知道了乘法口诀是怎样来的,掌握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策略和方法。本节课是口诀教学的延续。2、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熟记7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根据算式说出你用的是哪句口诀1×66×36×23×4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生齐读课题)二、自主探索,总结规律师介绍七巧板、师问:七巧板有几块板?生:7块师:我们可以用七巧板拼成许多可爱的图案,今天就有几个小朋友再用七巧板拼图,看一看,他们都拼成了什么图形?(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并数一数,拼1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1拼2个图案要用几块拼板?是几个7?(生说师填)。(二)、合作探究,编制口诀:(1)学编口诀师:听清楚要求后,请同桌合作完成答题卡。(教师巡视指导)(2)完成后全班交流,请部分同学上讲台用白板投影并说清楚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师及时点评并给予引导完整的交流)(3)同桌交流并思考:7的乘法口诀共有几句?每句口诀中的积依次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指出:在7的乘法口诀中,后一句的得数是前一句得数加7得到的,所以后一句口诀的积比前一句多7。(4)学生说,教师板书,共同完成7的乘法口诀的编写。(5)导出课题:7的乘法口诀。引导观察,一句口诀可以列几道乘法算式?哪一句口诀只可以列一道乘法算式?为什么?(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并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让他们独立、自主地编制口诀,在编制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乘法口诀的来源和含义)。(三)发现规律,记忆口诀2(1)读口诀。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咱们编出了7的全部乘法口诀,那就赶快读一读吧。然后让学生自己记忆口诀。(2)观察口诀,谈发现。7的乘法口诀还有什么特点?生:从上往下观察,口诀中的第一个数依次多1,第二个数都是7,积依次多7。(3)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句最难记?为什么?师:看,这些故事和生活中的俗语也能帮助我们联想到乘法口诀。(4)利用发现再次记忆口诀,闭上眼睛一起背一背。之后进行对口令的游戏。(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发现规律,同时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三、巩固口诀,灵活运用我们已经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下面就用这些口诀来解决一些问题。1、谁能跟我对口令(对口令游戏)。2、连一连3、看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生单独回答)。4、师:让我们利用这些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吧。(1)一个人一天要喝6杯水,一个星期要喝多少水?指名回答,集体口答。(2)每天上6节课,一个星期一共上几节课?指名回答,集体订正。3(3)、出示7个七星瓢虫,一共有几个黑点?指名回答,集体口答。5、师:让我们一起来轻松一下,欣赏一首杜牧的诗《山行》(媒体出示)你知道这首诗的正文一共有多少字,用一句乘法口诀表示出来。6、计算天数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请同学们听清要求:师说要求。(一个同学提问,全班回答,然后第二个同学接着提问,全班回答,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提问)。问题是:一个星期有多少天?(两个星期呢?……)(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多种练习(如对口令、口算、计算天数游戏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活动中熟练运用7的乘法口诀,同时注重与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四、回顾总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请小朋友说一说。2、欣赏儿歌,编儿歌。【板书设计】7的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