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叫什么?2.它是通过哪两次国际会议、签订了哪些条约形成的?3.它能否长久维持下去?为什么?4.两次国际会议有何相同点?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走进历史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走进历史纽约股票交易所前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特点具体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等待领救济面包的长龙危机时期美国穷人居住的棚屋区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罗斯福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罗斯福及其名言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意义:教材最后一段。(一句话: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1.国内: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2.国际: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①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②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大危机政治危机罗斯福新政渡过危机课堂小结要立足国情,不断改革,大胆创新。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罗斯福新政对我们有何启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是一次成功的资本主义改革。拓展延伸列举三次不改变社会性质而成功的改革。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2.罗斯福新政;3.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拓展延伸罗斯福新政对于我们今天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有何借鉴意义?①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②要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③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拓展延伸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银行B.国家对工业的调整C.政府补贴工业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3.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对“新政”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B.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取得了一定成效4.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经济大危机。(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