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知识精讲知识结构一、第二次科技革命1、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2、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和交通运输工具的创制;通讯工具的发明。3、发明:发明大王——爱迪生(美)的电灯泡;西门子(德)的有轨电车;卡尔•本茨的内燃机;莱特兄弟的飞机。4、特点: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5、影响:(1)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生产关系: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建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3)世界格局: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对立的局面。(4)历史发展:把人类带入到“电气时代”。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3、著名战役:凡尔登战役。4、影响:(1)给交战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2)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3)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4)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基础巩固①②③④⑤⑥•……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下降B、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发展2、下列发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现象,与第二次科技革命无关的是()A、坐飞机旅游B、上网查找资料C、走汽车去乌鲁木齐D、在灯光下学习3、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这位发明家是()A、瓦特B、爱迪生C、卡尔•本茨D、史蒂芬孙4、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沉没,所幸有600人获救,因为当时运用了()A、无线电报B、无线电话C、卫星通讯技术D、网络5、在1895年,从英国的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车②汽车③轮船④飞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第二次科技革命与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B、革命的整个过程缩短C、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D、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7、推动石油开发业和石油化工业产生的重要因素是()A、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制造业的发展C、汽车的发展D、内燃机的发明和推广8、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进步,主要是指()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D、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9、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是()A、资本主义生产规模越来越大B、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C、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10、“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于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缔约国”是指()A、德国和奥匈帝国B、德国和俄国C、英国和奥匈帝国D、英国和俄国1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C、欧洲列强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愈演愈烈12、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说法不正确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是大战的导火线B、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西线战场C、是一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又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D、战争历时4年,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被卷入到战争中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火药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该地区的民族矛盾长期尖锐复杂B、有的巴尔干国家推行地区霸权主义C、巴尔干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D、欧洲列强纷纷介入该地区扩张自己哦势力14、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B、战争深层原因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1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同点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