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认识整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具准备】钟表模型、教学图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每生准备一个学具钟。【教学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引入课题1、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谜题是《钟表》设计意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根据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能更好的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所以我在引入课题的时候,通过游戏活动,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他们能更快的溶入到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二、创设情境、教学新课1.讲解钟表的组成部分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谁能告诉我他还缺少什么。(引出12个数字、分针、时针)师:怎样认识钟表呢?时针和分针又怎么区分呢?[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地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展示学生们熟悉的动画人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让学生说出他们的不同之处,例如:高矮胖瘦的从而联系钟表的分针与时针。教师拿实物钟,边演示边说: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根又细又长得针叫分针如同小头爸爸,又短又粗得针叫时针就像大头儿子;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2、认识整时:(1)学生观察教科书P7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时多少?四人小组讨论,你时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2)学生再观察几个时间,小组讨论出这几个时间的时针和分针都有什么相同点?指名小组总结。(3)教师再次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每四人小组互相检查拨对了没有。学生互动加以练习,上台拨动钟表模型。三、应用新知,巩固练习情景演示小头爸爸要带大头儿子去游乐园玩,小头爸爸给大头儿子定了一个闹钟,第二天叮铃铃闹钟响了,小朋友们看一看这是几点啊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做练习拨3时和6时,并指名上来板演写法,全面订正,最后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四、书写时间、黑板展示部分学生在联系纸上完成,两名同学上黑板展示。五,游戏引导,巩固练习谁在和谁打电话(连线题)六、课堂总结1.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2.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短又粗。3.电子表和钟表的时间表示的意义。七、作业布置1、书上8页练一练1——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