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说课稿教材简析:教科书第56页例3,“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第6~7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材中呈现了“李伟家附近部分街道的平面图”,让学生描述李伟从家到学校行走的方向和路程。这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的知识和经验,又为学生自主掌握新的方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一、本课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根据平面图运用所学的确定位置的知识和方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用数学方法描述现实世界中空间关系的意识。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平面图上给定方向和实际距离有条理地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难点: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描述返回的路线,体会物体间的围着第是相对的。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分)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方向和距离可以比较精确地确定位置,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见到。1、出示几位同学家与学校的平面图。小林家在学校的()方向()米处,学校在小林家的()方向()米处。1、出示例3平面图。提问:图上有哪些场所?你能说说相邻两个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吗?2.引入揭题。谈话:早上7点,李伟要去上学了,那么怎样说清楚李伟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板书课题)(二)、联系实际,主动构建。(15分)1、说说李伟从家到大港小学行走的方向和路线。(1)让学生自己说一说。(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相互更正。(3)全班汇报交流。指名汇报后,全班评议: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需要修改?注意:汇报交流时,允许有不同的叙说方式。课堂预设:这里可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李伟先向东走180米到学校小林家小红家小明家60°60°20°20°40°40°500m550m250m超市,再向东北方向走240米到医院,最后向北走150米到达学校;另一种是李伟先向东走180米到超市,再向北偏东60度方向走240米到医院,最后向北走150米到达学校。这两种说法都是可以的,在这里要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说法的区别:前一种描述比较简略,它适用于描述大致方向;后一种描述则比较精确。2、教学“练一练”。谈话:下午4点钟,李伟放学了,你能描述一下他回家的行走路线吗?(1)仔细观察,先各自说说李伟放学回家的行走路线。(2)在小组中说一说,小组中的成员进行评议。(3)全班汇报交流。(三)、应用与拓展(12分)1、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1)学生仔细看图,独立完成课本上的填空。(2)指名报答案,全班共同订正。(3)各自描述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走路线,最后指名在班内交流,共同评议。2、完成补充题。(题目印在练习纸上或画在黑板上)学生独立完成,再在班内交流。下图是某市旅游1号车行驶的线路图,请根据线路图填空。(1)旅游1号车从起点站出发,向()行()千米,到达青水公园,再向()偏()()0的方向行()千米到达抗战纪念碑。(2)由绿博园向南偏()()0的方向行()千米到达购物中心,再向北偏()()0的方向行()千米到达人民公园。3、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学生各自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放学回家的路线,指名在黑板上一边比划,一边说。(四)、课堂总结(2分)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应该怎样描述行走路线?(五)、作业:(5分)小学数学补充习题有关作业。(六)、课外延伸(3分)1、绘制自己上学的行程路线图,同学之间相互交流。2、思考题:观察练习十二第6题中的平面图,说一说从体育馆到火车站的行走路线。提示:可以先看一看课本第56页例3的平面图中超市到医院的方向,以及医院到超市的方向,想一想这两个方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