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长城与运河第1教时总第3个教案课型:阅读课天汾小学周春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学会课文中生字,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自主先学】一、字词我会学1.生字读一读:(1)读读“绿色通道”和田字格中的生字,把容易读错的圈起来多读几遍。(2)抄写生字表中你认为最容易写错的三个生字。2.课文后的词语读读熟。3.比一比,再组词驾()谱()篇()架()普()遍()二、课文我会读1.先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序号。学情分析1.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能初步理解生词在文中的含义,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2.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了课文的思路,了解了课文大意,能初步感知到祖先建造的伟大工程,但品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3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简述目标: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出示词语)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怎么样,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些词语的。民族谱写驾驶曲折蜿蜒不朽的诗篇绸带创造嘉峪关连绵起伏奇异的景象(1)正音在这些生字词当中,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①“折”、“创”、“绸”是翘舌音,“族”是平舌音,大声地读出来!跟着他读一读!②“篇、蜒”是前鼻音。课文当中的词语一定要读正确,读流利!没问题了,咱们开火车读读这些词语。火车要提速啦!齐读。(2)辨形字音都读准了,你觉得哪个字特别难写?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愿意帮帮他?①蜒:右边是延安的延。②创:第四笔是竖弯钩。③族:右边下面部分是矢,不能写成失。(3)描红:把生字描一描,记一记。2.读准绿色通道中的字词嘉峪关杭州(1)自读(2)齐读,纠正字音。3.齐读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语文书,让我们一起读准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三)顺读课文1.自读课文,这些生字新词放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准吗?好,接下来我们开始读课文。2.指名检测都准备好了?指名分段读课文,师引导联系句子解释词语。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奇迹:奇异的景象。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感谢几位同学精彩的朗读,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一)了解历史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辉煌的历史或伟大的工程吗?长城、故宫、圆明园、运河等。(二)理清脉络1.出示图片:这篇课文是一首饱含爱国情感的诗歌,全诗讴歌了万里长城与京杭大运河的雄伟壮丽,颂扬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勤劳与智慧。2.课文分成两个部分,分别描写赞颂了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1.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2.讲读。3.比较: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