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检测卷(2015.3)命题人:蔡瑜审核:朱光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马克思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这里的“现代世界的曙光”是指()A.西欧城市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2.《大国崛起》解说词这样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B.确立君主立宪制,加强海外贸易C.确立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3.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演变见证着国家历史的变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华盛顿亲历了图3的诞生②图3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国旗③图4引领着美国人民走向独立④国旗的演变见证了美国领土的扩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之时”,已经“不曾相识”。这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后()A.沦为半殖民地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开始受到西方的侵略D.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5.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1878年美国煤气公司的股票猛跌,煤气灯也随之被淘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蒸汽机的改良B.内燃机的出现C.电的发明和应用D.汽车的应用7.《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1图3图4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D.“协约国”的暴行8.1921年3月,苏维埃政府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原料收集制的决定》,规定农民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粮食。与这一文件出台有关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第一个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政策9.20世纪30年代,有人在纽约做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他后面才是上帝。“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是他领导美国人民()A.取得了民族独立B.废除了黑奴制度C.渡过了经济危机D.战胜了法西斯国家10.它对西欧国家经济恢复起到重大作用,也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它指的是()A.罗斯福新政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欧洲联盟11.毕加索曾说:“我的没衣服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B.《最后的晚餐》C.《向日葵》D.《格尔尼卡》12.“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德国分裂B.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C.苏联解体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13.“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有面包屑。”这句话告诉我们,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B.恐怖主义C.毒品走私D.贫富差距悬殊14.“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中断,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个“重大转变”是()A.《南京条约》签订B.《马关条约》签订C.《辛丑条约》签订D.“七七事变”爆发15.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17.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录片《国父孙中山》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历史情境时,应该出现的画面是()①创建兴中会②提出三民主义思想③亲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