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利用观察法,通过教师范写,学生练写的方式,学习“叶、真、米”三个字的写法。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糯米”“箬叶”等词语的意思;积累“又A又B”等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范读理解句意,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学习文中方法介绍生活中的食品。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等食物的样子。教学准备:生字卡、多媒体(重点句段、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开火车读生字卡2.说出题目的含义二、学习课文1—3自然段1.齐读第1自然段过渡:说说粽子的样子2.学习第2自然段,提出自学要求3.学生汇报,师生交流练习说粽子的样子、味道——总结方法练习说西瓜、橘子的样子、味道4.指导说词意,指导朗读5.学习第3自然段,思考:粽子都用什么花样?交流:积累词汇,指导朗读6.检查字词,呼应题目三、指导书写“叶、真、米”1)本段有几句话?2)奶奶包的粽子什么样?用“~~~~~~”画出相关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