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社会志愿者工作阶段性进展及下阶段工作安排一、*区社会志愿者工作进展奥运会社会志愿者是指赛会期间在社会公共场所开展秩序维护、文明倡导、环境美化、扶危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预计*区社会志愿者总人数将达到3至5万。*区社会志愿者工作开展以来,主要取得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进展:一是开展了专项工作研究。分别与*区综治办(治安巡逻志愿者2.5万人,综治办主责,独立管理,联合活动)、*区安办(交通秩序维护志愿者2200人)、*区残联(社区扶残助困项目纳入社会志愿者公益实践项目体系,残联负责,与团委联合开展活动)、*区红十字会(社区医疗卫生志愿者2800人,与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对接)等单位联系,对社会志愿者的重点服务领域和组织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初步提出了人员组织、对接机制、岗位培训和赛时组织管理、全面服务、后勤保障等工作任务。二是广泛调研论证,形成了社会志愿者指导性方案。借鉴赛会、城市志愿者的工作经验,*团区委与各镇、街道充分沟通,出台了《共青团*区委员会关于社会志愿者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规定了分级负责、广泛发动、面向群众的工作原则,明确了团区委—镇、街道团(工)委—项目负责人三级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目前,正在根据《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社会志愿者总体运行方案》,制定符合我区实际的总体运行方案,制定完毕将提交书记会进行讨论。方案重点内容主要包括:1、明确组织原则。坚持整体协调与分级负责的原则,社会志愿者工作由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各直属团组织和涉及的相关各职能部门、单位分级组织实施。坚持属地统筹与条块互动的原则,社会志愿者具体的组织工作由属地负责统筹协调,各系统、各单位参与,形成条专块统、条块结合的工作格局。社会志愿者原则上来源于服务第1页共4页区域,重点服务领域可调剂多方志愿服务力量参与。2、确立管理运行机制。按照使用、组织、管理、保障相一致的要求,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制定社会志愿者工作政策,建立项目对接机制,明确项目实施标准,指导开展骨干培训,策划实施整体宣传,并积极争取各方资源,为志愿者提供服装、帽子、标识等基本的物资保障。各直属团组织和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落实社会志愿者组织、培训、上岗安排、激励和保障等工作,建立健全志愿者管理机制和应急事件的处理流程。3、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各直属和各使用单位负责统筹协调所负责区域、领域社会志愿者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区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参与应急事件的处置工作,负责统筹协调及组织上报。4、确定四类重点服务领域。围绕城市运行、社区服务、窗口行业确定了7个重点服务领域,分别是:(1)交通秩序维护志愿服务。在重要交通路口维护交通秩序。使用主责部门是区安办。(2)扶残助困志愿服务。开展针对弱势群体的社区扶残助困志愿服务。使用主责部门是区残联和各直属团组织;(3)治安巡逻志愿服务。在社区、街道服务城市治安秩序。使用主责部门是区综治办;(4)医疗卫生志愿服务。开展社区医疗卫生宣传、咨询、义诊等志愿服务。使用主责部门是区红十字会;(5)公共场所、大型活动秩序维护志愿服务。在大型商场、大型活动现场等维护秩序。使用主责部门是各商场和大型活动组织单位;(6)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开展环境美化实践志愿服务。使用主责部门是园林、绿化和各镇、街道团组织;(7)奥运理念宣传志愿服务。在全区开展奥运理念、文明礼仪知识宣传志愿服务。使用主责部门是各直属团组织;除以上八类社会志愿者以外,*团区委还建立了137个公益实践项目,在“北京志愿服务公益实践项目管理平台”上发布的项目已经达到了73个。由各申报团组织主责,下设项目负责第2页共4页人,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同时*区奥运会社会志愿者队伍欢迎更多有热情、有需求的相关系统和行业,加入到社会志愿者工作中来,为社会搭建一个共同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宽广平台。三是突出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区奥运会社会志愿者从去年12.5启动,1月份开展“清洁城市”志愿先锋行动集中开展服务活动,到定期开展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