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积极健康心理的培养教育积极健康心理培养教育是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核心是对人性坚持积极的价值取向,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得到大幅提升,从而塑造充满乐观希望、积极向上的美好心灵。一、高中生培养积极心理的意义1、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柏拉图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年轻人从正面的事情中寻找愉悦。高中阶段对每个高中学生来说,是人生重要的时期,是成为不同人才,向社会迈出坚实步伐的准备阶段对高中生积极心理的培养,能够使他们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健康地成长为新时代人才。2、积极心理的培养是高中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高中生处于青年初期,生理上日趋成熟,在智力发展上已接近成人水平。然而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心理上还比较稚嫩,因而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衡。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对心理疾病有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其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3、积极心理的培养是完善和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以往学校对中学生心理课程教育多是以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矫正为主,难能有效地启迪和培养高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其实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特点应体现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以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积极”为导向,培养高中生成为能创造幸福和拥有幸福的人。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能促使他们人格良好发展,完善自我,在此基础上,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二、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现状1、学习压力过大由于中学生升学压力比较大,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的主要方面。学习压力过大,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焦虑、反应迟缓等。厌学是中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2、青春期心理问题突出青春期心理问题突出:1、闭锁心理。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高中生在消极情绪下,会封闭与外界的交流,当困难和矛盾得不到解决时,往往因焦虑而自卑,甚至自暴自弃。2、情绪不稳。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容易引起高中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时隐时露。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疏缓,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3、自我意识强。高中生刚进入青春期不久,又适学习过程中的分化和转折,个性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会有全新的发展和变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自我意识高度发展,自我形象趋于稳定,自我评价深化。3、人际关系不融洽由于中学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当父母指导教化和讨论问题时,容易与父母产生冲突;由于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多有独特的个性和脾气,与同学相处关系不融洽现象较多;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愿意显示自己的才华和力量,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当不满足老师的讲解时,容易与老师产生对抗心理。4.心理脆弱,承受力差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有学习、人际关系、兴趣和愿望等方面。其原因有社会环境、家庭以及个人主观等因素。中学生心理脆弱跟其年龄有关,他们涉世不深,面对很多从未体验和经历过的问题。对那些习惯依赖父母的中学生而言,就更难把握自己。结果做事没有自己的标准,盲目追求社会称许,处理问题思维路线单一,容易出现自我否定害怕失败和挫折等问题。三、培养高中生积极心理的对策1、运用“宏观认知教育”为中学生紧张的学习减压因为学习负担过重,中学生常会有沉重的心理压力,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压力常常来源于对学习现状的不满、不恰当的比较或过分注重结果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