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声的特性备课人瞿小永课时1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实验去探索影响声音特性的原因。能力目标:知道什么是频率?频率的应用。知识目标: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教学准备课件、音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教学难点:区分音调与响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前提测评: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3、声音在、体中比体中传播的快。4、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1、音调:声音的高低回答上节课所学知识。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物理学科教学过程实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结论:(1)、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学生阅读课本图示2、响度:声音的强弱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课本如图示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结论:(1)、响度与振幅有关(2)、用dB表示声音的强度,学生阅读材料:了解一些环境的响度。3、音色:声音的好坏。音色与什么有关?三、小结: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注意运用控制变量法:动手探究音调的影响因素。区分音调和响度:判断:牛和蚊子的声音,谁的音调高,谁的响度大?作业布置课后反思本节内容比较多,应紧扣要求,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应让学生在课后去分析较多的声现象,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