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话人生《画杨桃》一文,讲了“我”在图画课上,根据自已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引起了同学们的嘲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我们懂得要多角度看问题,要相信自已,实事求是。列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做人,要做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家,而不应成为一个空想家。”是的,大凡古今中外为人类所做出贡献的人,都是追求客观真理永不放弃的典范。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就是:理解为什么“我”会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我在教学中,就抓住了这个重点问题,来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取得比较好的效果。1、读文质疑,抓住问题在初读课文后,我问同学:“你们初学了课文,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这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取笑我这部分。”我接着说:“是的,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确实有趣,我们就围绕这段来学习课文吧。”学生兴趣盎然。2、探究问题,悟读文本读读课文,为什么我会把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学生探究后交流。有学生说杨桃不是五角星的样子,但是我看到的角度就是五角星的样子,所以就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此时,我拿出准备的杨桃:“我们来看杨桃,哪个角度像五角星的样子?”正对着杨桃的一个学生说:“我看起来,就像五角星的样子”。于是,我出示杨桃的切片,果然就是五角星的形状。这时,我问:“既然就是五角星的形状,那同学们为什么要取笑呢?”因为同学们没有坐在“我”的位置上观看杨桃,只是想当然,所以取笑。这时,我紧接说:是的,我们不能相当然,看到什么就要画成什么。文章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呢?有人说:我明白,当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能忙着发笑,要看看他是从什么角度来看的。有人说: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就画成什么。这时,我顺势而导:其实,不仅是画杨桃,做其他的事情也是这样,当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不一样的时候,要看看别人是什么角度看的,自己是什么角度看的。3、追溯生活,学会做人文中的老师让大家明白了看待事物的道理,他是通过怎样的方法的?再读课文。有学生说老师看到同学在发笑的时候,没有马上的批评,而是自己去了那个座位,审视,再让同学一个一个轮流坐到那个位置。当同学的看法和自己的不一样的时候,不忙着批评,而是主动地看看同学是什么角度看的,然后通过同学自己发现自己错误的办法,让同学明白道理的。于是,我抓住契机,让学生来交流在生活中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我还真诚地告诉他们,老师经常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还列举了几个事实。没想到许多学生由此受感动了。有个学生竟然还说:“老师,你看似严厉,对我们还这么关心。”这节课同学们特别用心,这节课也上得特别成功。望着桌面上静静躺着的杨桃,一阵阵沁人的香味洒入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