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互动生成发展《花手帕》教学模式报告石梅一、理论依据(一)、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二)、哲学的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强调人的认识的能动性,认为主动性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教学只有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将知识内化,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才能求得主动发展。(三)、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只有在亲身经历或体验一种学习过程时,其聪明才智才能得以发挥出来,任何学习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二、教学原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艺术学科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以下教学原则:教学目的性原则,美术教学活动要明确教学目的,师生要围绕着教学目标而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质和促进人格全面发展的目标。民主开放原则,高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现和谐友爱。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激发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审美性原则,突出以美育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美的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美的能力。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原则,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与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原则,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互动作用而实现师生在各方面双向得到发展。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发展和创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过程与方法: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图案的丰富变化与韵味。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四、模式流程:一、激情导课:1、同学们,我们来变一个魔术好吗?老师这里有几种漂亮的的颜色水,这是一张普通的手帕纸,老师随意地折几下,然后把几个角在颜色水中浸染后再慢慢打开,看,变成什么了?漂亮吗?(哦,变成了一个漂亮的花手帕)2、揭示课题:既然同学们都觉得老师手中的手帕非常漂亮,那你们想制作一张这样的花手帕吗?(想),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制作漂亮的花手帕吧!3、板书课题:十、花手帕【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时通过变魔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孩子们一上课就进入了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二、欣赏感受:1、在同学们制作花手帕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其他同学制作的手帕吧!并边看边想怎样才能制作成这样的花手帕?教师播放课件中花手帕图片,学生欣赏。2、师:看了这些漂亮的花手帕,谁来说一说制作花手帕的步骤呢?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制作花手帕需要有两个步骤:一是折纸,二是染色。(板书:制作步骤:折纸染色)【设计意图】从欣赏感受进入课题,以花手帕绚丽的色彩、奇特的纹样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作表现的欲望。三、方法指导:1、折法启示:a、说到折纸,在我们平时的折纸游戏中也做过,你会怎么折呢?每个同学都试一试,折一折,老师希望大家的方法都不一样。b、学生折纸,教师点几个不同折法的同学,演示自己的折法。教师点评。c、师小结:从同学们刚才的折法中我们可以看出,折纸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折法,还有辐射状的、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等也可以尝试。(板书:田字格米字格)d、下面我们再看一遍田字格和米字格的折法示范。(课件)【设计意图】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边做边思考。教师观察学生的学情,随时调整教学思路。这个环节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适时给予引导,实现自主学习,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