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教学的途径的心得小结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学生错字、别字现象屡见不鲜。对于生字的教学,广大教师也十分注重,并下了较大的力气,可是,拿过学生的作业本、练习本一看错字、别字又“顽皮”得冒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鉴于上述原因,如何使识字教学得到较好的发展呢?我认为:一、教师要提高自身识字教学的素养。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识字教学素养,充分利用现行教材,认真设计好各类课文的识字教学程序,讲究识字教学方法,上好每一堂课。这些素养包括:汉字构字法的基础知识、汉字结构分析的基础知识、语音知识、写字的基本技能技巧等。教师只有具备这些素养,才能使识字教学得以充实。二、加强识字教学,开拓学生的识字渠道。小学识字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开辟多种识字的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生活识字要从兴趣开始,因为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生活识字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校内、在家里、在街道,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广告词……在产生一定的兴趣中自主识字,只要见到汉字,就产生识字的欲望,就能自觉的识记。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识字积极性,要大力宣扬,热情鼓励,激发学生识字的欲望,调动学习情绪。2、以趣激情,在趣味识字中开发学生潜能趣味识字、游戏识字也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一种基本方式。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适合儿童朗读的古诗词、短文、儿歌等,以游戏的形式或编成口诀儿歌。可提高识字速度、效率,减轻学生对识字的压力。3、在活动中识字活动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可借机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识字。如:“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告”字可编成“一口咬掉牛尾巴”、“蒜”可编成“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另外,开展“读范文比赛”、“读报刊”、“编小故事”、“加一笔、减一笔、加部首”等活动,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