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作者:赵杭州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或在我们的心目中,往往是偏向优秀的学生而忽视了班级中学习能力处于中间或偏差的这部分学生。由于这部分后进生在班级里所占的比例较大,要提高整个班级的整体素质及学习成绩,后进生学习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化和提高就成为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年来我重视这部分学生,把提高这些后进生的学习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起点,对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一、“后进生”的学习状况从我带的班级看,“后进生”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种类型:第一种是愿意努力学习,但由于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不恰当,思维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善于分析课题的条件和要求,根据课题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吸收、消化和掌握新知识较慢,致至学习很吃力,成绩徘徊不前。第二种是学习态度马虎,缺乏毅力和自制力,贪玩,有想取得好成绩的愿望,但缺乏自制力,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服从于学习。对于学习的困难和障碍,本来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往往半途而废,以致困难成堆,造成成绩不良,考试成绩有时及格,有时不及格。第三种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求知欲低,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甚至厌恶,畏惧学习的心理,丧失了学好的信心,由于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感到困难,自己不能克服或没有勇气克服以至困难越来越多,对学习产生反感,成绩越来越差。二、“后进生”的学习心理状态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大致如下:第一种是缺乏竞争的心态,没有上进心,对自己要求不高,凡事能过得去就过,在班级里处于表扬不够格,批评不沾边,这样的学生就渐渐地形成了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惰性心理,虽然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愿望,但行动上不够努力。第二种是低效率的学习心态,后进生的学习方法不恰当,以致于学习效率低,因而使原来就沉重的学业负担更加沉重。第三种是不求甚解的学习心态,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满足于“差不多”,对问题在难度和深度上没有进一步的探讨,对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系统化,存在较多“空白点”,知识链条严重脱节,听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就讨厌学习,以致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成为提高数学成绩的绊脚石,丧失了努力学习的信心。三、对“后进生”的转化对策1、重视情感因素,融洽师生关系。情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学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爱是教学成功的保证,热爱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使后进生转化的前提,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真诚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他们上好数学课的动力,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可是学生自尊的情感得到满足,因此激发出学习的热情。2、创造学习环境,提高竞争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各种环境帮助后进生克服敷衍了事的心理,使他们具有明显的学习目的,获的学习动力。一是可采用优秀生与后进生结对子、做朋友,使后进生学有目标,进有方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今年我接的一年级2班学习成绩平行年级中的整体成绩很一般,通过优秀生与后进生算算式,师生谈心和“算算式”谈心,制定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有的放矢的帮助他们,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提高了后进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学期末这个班的数学成绩整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二是把后进生分成若干小组,在组与组及组内成员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创造竞争氛围,自加压力,再转化为动力。三是树立后进生典型。学生谭某他只会算简单一位数的加法,他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基本上是垫底。我鼓励他树立信心,学好功课。并让两个优秀生与他成立一个学习小组,带动他学,开始只要求他学有所获,改变不良的学习的态度,逐步针对他学习上的薄弱环节,我与学习小组成员协同对谭某进行补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赶上来了,到第二个学期达到中等生程度。3、改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