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迁安一中高一历史习题:阶段测评(三)村”应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京津地区D.东南沿海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1846年”。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我国东南沿海的棉纺织业在外国经济侵略的影响下,逐渐走向解体。故选D项。答案:D2.(2012·北京西城区期末)下表是1820~1879年广东某地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时期迁出总人数(人)迁至他乡种田人数(人)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人)1820~1849年292901850~1879年721549该表反映出这一地区在鸦片战争以后()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宗法社会遭到破坏C.农业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下,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迫使部分居民离乡谋生——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D符合题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表现为成为外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A错误;题干表格中无法反映宗法血缘关系被破坏,B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在于出现雇佣关系,这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C错误。答案:D3.“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B.民族工业的产生C.贸易中心的转移D.传统丝织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材料表明,列强侵略,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导致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解体。故选A。答案:A4.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不断增长,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A.扭转了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B.对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C.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D.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农副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洋商的垄断收购。洋商在收购的过程中,往往操纵市场,压低价格,使中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这种性质的出口无法扭转中国外贸入超的局面。故选A项。答案:A5.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A.东南五口开放后,引进了许多农业新品种B.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出现了近代化大农业C.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D.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传统耕作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解析: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6.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解析: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指洋务运动。故选B项。答案:B7.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指()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B.重工业和轻工业C.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D.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解析: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但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未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所以说是“有心栽花花不开”。但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又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故选D项。答案:D8.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时间茶叶(担)(年平均值)生丝(匹)(年平均值)鸦片战争前500050001845年8010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解析:表中信息显示,由于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料,导致中国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并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答案:A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方向”。若从洋务派创办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