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临近结束,绘本教学告一段落。这是我们第一次进行绘本的教学,原本对绘本有些粗浅的了解,但是自从接触到绘本教学之后,发现绘本是一件很好的东西,这些教材真的是精心挑选出来的东东,里面的一些教学活动,无论是儿歌还是故事,都很好听,好看。自学习之后,小朋友们都喜欢上这些儿歌和故事了,对儿歌和故事的记忆也很强。我想这将成为孩子今后人生中一顿不能忘记的精神大餐,成为孩子一段不能忘记的记忆。“绘本”是一种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读本,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本学期,尝试带领孩子从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封底来阅读图画书,和他们一起走进了图画书的世界。1.从封面猜故事。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会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如在《肚子里有个小火车》阅读前,我们可以这样引导:你见过火车吗?在什么时候见过?你们见过的火车和封面上的一样吗?谁来介绍一下火车是怎么行驶的?在哪里行驶?看,图上的小火车在哪里?这辆小火车要去干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肚子里有个小火车》这本图画书。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对火车的了解”进行导入,然后从封面进行“小火车要去哪里,去干什么”的猜测,最后很自然地引出《肚子里有个小火车》这本图画书。2.不要漏过环衬。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很多绘本的环衬上也画有图画,不过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它们仅仅是起装饰作用的图案而马上一翻而过,实际上,绘本的环衬不但与正文的故事息息相关,有时还会提升主题。翻开《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就看到了蓝色的“人”字——这是以平铺手法绘制的一页。在这一页,除了让孩子们了解环衬以及它的一些作用之外,在我们将整个故事全部阅读完后,还可以引导孩子找出书中的所有“人”字,不直接让孩子们进行认字学习,而是将字贯穿故事中,自然而然让幼儿在不断熟悉的基础上掌握这个字。从我们将环衬融入有关科学方面的知识点,进一步拓展了《各种各样的人》这本图画书的功能和意义。3.会讲故事的扉页。《影子和我》的扉页不仅告诉孩子书名和作者的名字,而且扉页上有个小朋友蒙住眼睛面对墙,小猫跑开了,似乎是在告诉孩子们:孩子和小猫在玩捉迷藏,小朋友能找到小猫吗?是利用小猫旁边的影子找到它的吧。4.朗读正文毋庸质疑。每一个孩子都是读图画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图画上表现出来,那么孩子的眼睛就会发现它们。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不同感受,教师不要把故事情节一股脑儿全盘托出,要积极鼓励孩子边读边猜想后面将要发生的事,鼓励他们将自己比拟成故事中的角色让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在《谁咬了我的大饼》中,我们结合故事情节,让孩子展开大胆合理地想象:动物们的压印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和小猪大饼上的压印是一样的吗?究竟是谁在小猪睡着的时候咬了大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升。出示各种压印,猜猜这些压印是哪个动物的?5.并未结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绘本时,绘本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有的绘本,就是把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为孩子们想象留下了空间。在《影子和我》的封底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影子。我们并就此开展了丰富的延伸活动: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的影子?鼓励孩子模仿这些影子。忙忙碌碌,和孩子们,和绘本图书匆匆走过了一学期,收获和感慨与困惑似乎一样多。希望有机会再次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时,我会做得更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