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山东省2013年初中校本研修阶段课时教学设计模板作者姓名卜燕青学校济宁市第十三中学学科数学年级/班级六年级二班教材版本鲁教版课时名称全等三角形上课时间2013.10学生人数80人单元背景在本主题单元设计中,我把这篇课文设计成三个专题来组织学习活动。专题一:让学生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学生操作及总结得出全等三角形概念和性质,并应用其性质解决简单的题目;专题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应用,通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重点学习一种判定方法,然后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其他三种判定方法。专题三:全等三角形应用及各种活动及小结。重点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来学习这三个专题。该单元涵盖了中考中常出现的以全等三角形为背景的应用性题目,这类题目往往与实际生活、生产相联系,不仅要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如何,更要考察他们的理解、实践与运用数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课时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三角形之后,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的在学习深入,本节课的关键是认识全等三角形,为后期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三角形全等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全等图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形和实际操作中获得全等三角形的体验,在探索和运用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重点:探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掌握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过程(可续行)学习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活动1]观察生活中的图片,感受全等图形在实际[活动1]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通过情景级法学恒的兴趣的学习兴趣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进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存在。进而得出全等图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运用概念小试身手。[活动2]小组合作: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所给问题进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巩固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判断所给问题的正误。对于所给的问题,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简要说明理由,重复利用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运用刚刚学习的概念,判断所给问题的正误。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发现问题验证概念[活动3]小组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所展示的图片进行判断,得出全等图形,进而巩固全等图形的概念。[活动3]教师首先展示图片(分别给出不符合全等三角形的一组图片和符合全等三角形的一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现一组图片和生活中存在的符合全等图形概念的图形。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检验对所学知识的熟练程度。试验探究发现猜想[活动4]学生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对图形做相应的旋转变化得到所[活动4]展示试一试,摆一摆,教师任意给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让同学们摆一摆经历操作、发现、猜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发现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要求得到的图形,得出它们具备的各元素,并知道“全等”用符号“≌”表示。它们的位置,使其得到符合下列图形的图形。合作交流得出性质[活动5]学生小组通过观察,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活动5]教师展示观察与思考提出如下问题:两个全等三角形的位置变化了,对应边、对应角的大小有变化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活动7]学生小组或独立完成例1的学习并给出计算过程。然后集体纠正。[活动7]例1如图,AD平分∠BAC,AB=AC,△ABD与△ACD全等吗?BD与CD相等吗?∠B与∠mBCAC呢?请说明理由。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式练习,扩展新知[活动8]学生独立完成后口述,共同讨论给予纠正。[活动8]一、选择题1.△ABC≌△BAD,A和B、C和D是对应点,如果巩固全等图形的概念,三等三角形的性质。AB=5cm,BD=4cm,AD=6cm,那么BC的长是()(A)6cm(B)5cm(C)4cm(D)无法确定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活动9]同学们口述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全等三角形的元素:对应边角,对应角;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