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周长的认识例3主备人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来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的一周。2.在围一围、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认识周长,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正确建立周长的观念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直尺皮尺三角板圆的练习纸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老师去了一些好玩的地方,其中有些地方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老师把它拍下来,想不想欣赏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课件各种形状的花坛依次出现)看到这么漂亮的花花草草,你想说些什么呢?(生可能说不要怎么怎么、插警示牌、围栅栏、篱笆等方法)如果学生提到围栅栏我就顺口引出:哦,也就是给每个花坛的周围安上护栏。根据这个方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可能提出:需要多长的护栏?等问题)师:刚才有的同学提出:每个花坛需要多长的护栏,在生活中,我们要想知道每个护栏有多长?必须先知道花坛的什么呢?(生可能说边长、长和宽、一周的长)那花坛一周的长,在数学上,我们给他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周长等)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生活中的新朋友——周长,引出课题:周长的认识。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课件,让学生即时形成“周长就是一周的长度”这一初步的表象。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1.体验周长的意义。看到这么漂亮的图片小兔子也来凑热闹,它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线,走了一周,你知道小兔走的这一周是长方形花坛的什么吗?(是这长方形花坛的周长)依次展现小兔走其它形状的花坛,问:刚才小兔走的这一周是什么?师:刚才小兔走的周长都一样吗?(不一样)但它走的方法一样吗?(一样)它都是怎么走的?(可能会说从一点开始沿的边线走的一周……)那你觉的什么叫周长啊?随机板书:边线一周的长度之和就叫周长。2.摸一摸感知周长。那我们身边有周长吗?找一找,像刚才小兔那样摸一摸,同桌俩一边摸一边说你摸的是哪个面的周长。(教师随机指导)汇报:谁想跟小朋友说说你刚才摸的是哪个面的周长,怎么摸的?3.画一画。看来啊,同学们都能找到物体表面的周长了,为了鼓励大家,老师还准备了一些小礼物,但是啊老师有个条件:只有描对它的周长的同学才可以得到。请小组长打开1号信封,从你们小组的这些图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开始描吧?汇报:都有谁得到礼物了,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愿意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件礼物的。4、测一测,算一算。看来啊,描一个图形的周长已经难不倒大家了,那你会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吗?怎么算呢?(……)下面,我们就来测一测,算一算物体一个面的周长,请组长拿出装在2号信封里的礼物,看看都有什么?(手绢、在圆的周长的测量活动中,真实有效的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方法。师生活动流程设计意图修改意见小组长先分工汇报:你们小组是怎么分工的?出示:活动要求1、选定物体的一个面。2、先估一估其周长,在测一测,算一算。3、组长做好记录,以便交流。汇报: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刚才的合作情三、生活中的周长师:刚才我们一起交流了怎样来计算周长,那我们的身上,哪个地方的周长经常用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有关老师腰围的实际问题。一天,老师在商场里选中的一条裤子,出示:裤子的半周长36厘米,老师的腰围是70厘米,这条裤子适合老师吗?四、小结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下,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用今天学过的周长知识,测一测,算一算,我们学校花坛的周长。板书设计周长的认识操场一周长400米三角形一周长34厘米圆形一周长63厘米长方形一周长39厘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