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四篇日前,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但面对社会新形势、新任务,党支部建设的确存在重稳妥轻创新、重形式轻落实、重规定轻实际等现实问题。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做好支部工作也应因材施教。组织上因地制宜。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顺应社会结构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根据工作实际,合理安排党支部的设置和成立,能够显著提高党组织的灵活性、机动性、实效性,有助于党各项决策、部署、举措的落实。条例指出: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为期6个月以上的工程、工作项目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流动党员较多,工作地或者居住地相对固定集中,应当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这些原则将党组织的全面覆盖和现实需要相统一,促进和保证了在各个领域发挥党组织总揽大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任务上因事分工。辩证法启示我们,各支部的党建工作不能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紧盯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杜绝形式主义,着眼实际问题。根据支部所在平台的任务目标和轻重缓急,来布置各项共性工作以及个性工作,使我们的工作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可行性。例如村党支部,应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农民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国有企业党支部,应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创造一流业绩;高校中的党支部,应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行各业群策群力,将振兴中华民族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层层分解,分解到单位,具体到项目,落实到支部。营造各党支部分工有重点、工作有抓手的良好局面。管理上因人而异。党支部的管理,既要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又要确保党员对不同群众做好服务工作。从党员管理来讲,定期召开党小组会,针对每名党员的自身特点,主动介第1页共6页入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工作上的想法、意愿。并且细致耐心地做教育和引导工作。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发挥自身特长和先锋示范作用,同时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悉心关怀、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成长和进步。从服务群众来讲,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宗旨意识,主动换位思考,了解特定群众的自身状况、利益诉求、存在问题,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找准症结,实现精准服务。应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蓬勃的朝气、力争上游的锐气不断探索党支部各项工作的创新,根据不同条件、不同人员、不同任务因材施教,推进支部工作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支部工作条例学习心得体会2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支部是最基层的组织、最基本的单元,是党的建设大厦的地基。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并通知指出,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条例》的制定和实施,为新时代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对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党长期执政的组织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支部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开展党的事业、落实党的政策的最前线。现实中,不容忽视的是,个别地方基层党支部建设还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比如,有的对支部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对党务干部培养力度不够;有的落实三会一课和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不严肃、不认真、不经常,组织生活不规范;有的党支部人员配备不足,工作基础薄弱,等等。有的党支部忽视了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向心力不足、凝聚力差。只有切实建强基层党支部,筑牢基层党支部这个桥头堡,才能让基层党支部在推动基层改革发展稳定中挑大梁,发挥主角作用,切实增强党的战斗力。压实党建责任,增强党支部组织力。《条例》指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第2页共6页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