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3.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2.教学难点(1)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探讨:指导学生看图,思考,讨论两个讨论题。学习目标:1.简述细胞膜的成分。2.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操作技能。为了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和细胞的其他化学成分区分开。怎样获得细胞膜呢?一、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阅读实验的一、二、三自然段,思考选材的原则给出材料:菠菜叶、口腔上皮细胞、细菌、猪红细胞师生总结:选材遵循的原则:①无细胞壁(不选植物)②无细胞核(哺乳动物红细胞)③无众多的细胞器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的材料用具。请学生仔细阅读实验的方法步骤师生共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①红细胞要用生理盐水(0.9%)稀释。②注意盖盖玻片的方法,防止出现气泡。③用吸水纸吸引时,注意不要把细胞吸跑(引流法)④上述操作均在载物台上进行。⑤实验中持续观察细胞的变化。巩固练习:思考,小组讨论,获取答案。回答问题。阅读学习目标,了解本节的学习内容。思考,讨论,获取答案。阅读课本41页相关信息,了解红细胞的有关内容。看课本,了解。识记实验的步骤,思考并小组讨论相关的问题。回答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学习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指明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获取知识知识拓展课后练习题1讨论获得较纯细胞膜的方法:离心法二、细胞膜的成分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细胞膜的成分部分,总结细胞膜的成分。由科学家的探究过程得出:1895年Overton在研究各种未受精卵细胞的透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细胞膜,不溶于脂类的物质透过细胞膜十分困难。这说明了什么?(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类物质。)用蛋白酶处理细胞也能破坏膜结构,这又说明了什么?(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师生共同总结细胞膜结构。总结: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和固醇,磷脂含量最丰富。蛋白质和细胞膜的关系──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①激素②细胞膜接触③胞间连丝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纤维素和果胶,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师生共同总结本节内容。看课本图,了解红细胞的变化现象。认真听讲,了解这种生物学上常用的方法。独立完成。阅读课本,总结知识。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深入理解。快速完成。独立完成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便于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总结新知,为下一节学习细胞膜的功能打下附笔。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