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怎样导入作者:曾秀群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1.利用文中插图,通过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导入新编高中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阅读课文均配有与该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插图,有的是为了提示教材难点,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观点,有的是为教材重点服务。通过对此画的描述、问答和教师言简意赅、提纲挈领的导语,逐步引入本课的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的内容,易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课堂气氛活跃;利用文中的插图导入新课,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并使其产生阅读课文以了解信息的愿望,为以下教学铺平了道路。如高中一册(上)第五单元的图片,可作如下导入:T:Justhavealookatthepicture.Whatcanyousee?Ss:Twowomen,someyoungtrees,andmanybigtreesonthehills…T:Canyouguesswhatnationalitythewomenare?Ss:Indian.(Wecanjudgefromtheirclothes.)T:Whataretheydoing?Ss:Theyareplantingtrees.T:What’stheuseofthetrees?(Haveadiscussion)Ss:Tomakefurniture,paperandsoon.Tokeepthesoil;Tokeepoffthenoise&strongwind;Tokeepthebalanceofthenatureetc.T:Ok.Todaywe’regoingtoreadatruestorythathappenedinTangsaVillageinnorthIndia.Inthepastpeopletherecutdownthetreesandtherewerealmostnotreesleft.Lateraforestprogrammewascarriedoutbyteamsofwomeninthisvillage.Andthevillagehastakenonanewlook.Let’sgoandvisitthevillagenow.2.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导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各种教学设施日趋完善,电脑、电视机、投影仪VCD、录像机、录音机等相继进入课堂,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设备进行教学导入。(1).直观导入法。直观导入法是指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幻灯片、录音、录像、VCD等手段,导入教学。它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如在上高中一册(上)第七单元(Earthquake)时,教师可事先找一些与1此有关的录像或VCD片段,通过放映,让学生感受到地震时人们的心情及地震所造成的灾难,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又如第五单元(CharlieChaplin)时,可直接放映由他主演的电影片段,学生往往在笑过之余,更迫切地希望了解CharlieChaplin的有关背景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再如在上高中一册(上)第二单元(AmericanEnglish)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收音机和录音机的功能,选择性转录了BBC和VOA的英语节目,课内让学生听,然后让他们判断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在发音和用词上的区别,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2).音乐欣赏导入法。教师可根据课文的需要,可直接让学生欣赏的关音乐、歌曲,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讨论音乐的作者、作品的主题等。如在上高中一册(上)第十一单元(CountryMusic)时,可让学生先欣赏CountryRoad这首MTV,并通过对画面和歌词的讨论,引出CountryMusic这个话题,进一步说明乡村音乐的内容,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再如在上高中二册(下)(Music)时,可播放各种体裁的音乐,使学生感性认识课文的话题。(3).背景知识导入法。对于一些历史性题的课文,如在上高中二册(下)第十四单元(Freedomfighters)、高中二册(下)第十六单元(theUnitedStatesofAmerica)、高中二册(下)第十三单元,第二单元6课(CaptainCook)等,教师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上英特网Internet等)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教师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3.以学生为中心,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