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秋八年级物理教案任课教师:刘明凯第二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教学目的: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m/s。重点与难点: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光现象,没有光,人们难以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以人们必须研究和利用光。在初中阶段我们将学习一些简单的光的传播和应用的知识。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讲授新课(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莹火虫、灯笼鱼、水母等。人造光源:电灯、蜡烛、霓虹灯、白炽灯、日光灯等。(二)光的传播1.演示:光是怎样传播的①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空气中,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径迹。②在暗室里,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迹。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应用: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挖掘隧道。3.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物理模型)4.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物理现象: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三)光的传播速度1.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c表示。c=299792000m/s=2.99792×10m/s光速比声音的速度快,所以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的跑,要经过1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如果一个飞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运行7.5圈。12005年秋八年级物理教案任课教师:刘明凯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真空中的小。大约为299700000m/s=2.997×10m/s。我们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2.光年:(距离单位)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16光年。比邻星距离地球4.3光年。仙女座大星云距我们225万光年。3.科学世界学生阅读“科学世界”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三、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课中,关于“光线”在我们的教学中占的时间不多,但是一定要重视它。首先,我们应看到光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在均匀介质中具有直线传播性质的物质,而不是由直线组成的。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是一种用理想化模型来处理问题的方法。光线是用来表示光的传播路线的,而不是光;它是对比较复杂、抽象的实际物体,经过近似处理后而形成的一种思想模型,通过这节课“光线”这一物理模型的建立,同学们应逐步树立运用这样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观念,培养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的能力。另外一定要注意掌握用“光线”来表示光的正确方法。四、作业P38练习1,2。五、板书设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二)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物理现象: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三)光的传播速度1.光速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3×10m/s。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22005年秋八年级物理教案任课教师:刘明凯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2.光年:(距离单位)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二光的反射教学目的: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教学重难点:1.重点:光的反射定律,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2.难点: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光路图。教学器材:激光灯、平面镜、硬纸板、平板玻璃、铅笔、直尺、量角器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⑴光在同一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⑵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月亮C.蜡烛D.眼睛⑶晴天,树阴下见到一块块圆形的明暗不同的光斑是()A.树叶中的小孔的像B.太阳经树叶小孔所成的像C.人从阳光下进人树阴时,眼睛不适应而产生的幻影D.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