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3篇VIP免费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3篇_第1页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3篇_第2页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3篇_第3页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 3 篇 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一个民族都因其独特的传统文化特征而有别于其他的民族,它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下面是传统文化教育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传统文化教育心得 75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引领世界的未来。 1988 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面向 21 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 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 世纪的挑战和希望"的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 25 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几个华裔甚至日裔的科学家获得诺奖之前的教育表明。在少年时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的人,对后天的高端、前沿的科学研究是积极的促进。 据 2009 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在上海的表兄、上海文史馆馆员姚昆田 7 日晚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时说,从小在上海长大的高锟,不仅对物理化学感兴趣,他的国学根基也很深。"我和高锟小时候,拜了同一个家庭教师,补习的不是英语,而是国学,是古典文学,因而高锟从小的国学根基就很扎实。""每到寒暑假,高锟就要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读《论语》《孟子》,还有《古文观止》,这些都是要背诵的。"姚昆田认为,高锟取得的科学成就,其实与他从小打下的中华传统文化底子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智慧的成长,传统文化的继承在无形之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无独有偶,杨振宁说。"我之怀疑奇遇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心得有关。《易经》中既有阴阳相似的道理,又有阴阳消长或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杨父很早发现杨振宁在数理上"有异秉"。睿智的父亲并没强化、发展其子天分,而请清华大学国文教师教他国粹。初中两个假期,杨振宁背会《孟子》。杨振宁形容古典文化对他人格形成、思维方法及科学研究"如阳光和水"。 第 1 页 共 4 页 李政道是从周敦颐《太极图》中萌生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形象动荡的太极图,深深表达了宇宙星云至电子质子的一切形成。" 丁肇中在传统文化教育下长大。他说。"《大学》的格物致知精神使我成就大业。"他希望中国下一代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融为中国文化一部分。 日本汤川秀树母亲是中国人。他启蒙于《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他最爱《庄子》是因《庄子》使他开窍。"一天,我正在思考基本粒子时,是更基本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金钥匙书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热爱教育事业,爱好互联网行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