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产业示范区xx 路(XXX〜XXX 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工程概述本次勘察的 xx 市产业示范区 xx 路(xxx〜xx 路),道路总长约 1953.984 米,设计里程桩号 K0+000-K19+53.984,呈南北向,设计道路宽 24m,拟建道路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属支路,市政建设场地类别为 II 类,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条件复杂等级为二级,市政工程勘察等级乙级。我院受园区管委会委托,承接了该道路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二、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1、勘察依据(1)勘察合同及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2013);(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1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 年版)。2、勘察的目的、要求(1) 查明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2) 查明道路沿线的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3) 提供道路沿线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地基承载力;(4) 实测地下水位,并查明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来源、水位、排水条件及对路基稳定性影响;(5)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6)查明沿线各路段路基干湿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7)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8) 查明道路沿线不良地质现象成因、类型、性质及空间分布等;(9)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10)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3、工程进程(1) 准备工作:2015 年 3 月 20 日〜2015 年 3 月 20 日(2) 野外作业:2015 年 3 月 21 日〜2015 年 3 月 30 日(3) 室内试验:2015 年 3 月 29 日〜2015 年 3 月 31 日(4) 资料整编:2015 年 3 月 29 日〜2015 年 4 月 1 日(5) 提交报告:2015 年 4 月 1 日4、勘察工作(1)勘察工作方法本次勘察方法主要有:钻探、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各勘探孔定位采用全站仪测放,原位测试主要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取土样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取样方法采用重锤少击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