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心得体会:党员干部手抄党章当“走心”勿“走样” 近期,不少地区的基层部门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为营造学习《党章》的浓厚氛围,掀起了广大党员干部“手抄党章”热潮。部分党员干部在抄完党章后纷纷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上“晒”出自己的作品,有用精致的信纸、画纸装裱而成并落下署名、盖上印章的,有用笔记本写上内容后又在纸张边角处描上各种图案的,有隶书、楷书、草书等不同字体的……让人看了不禁“啧啧称赞”。也有部分党员干部因“字丑”而“囊中羞涩”,草草抄完就连忙收起、锁好。有的则明日检查,便今夜突击,结果手抄麻了,心也累了。 笔者认为,凡事皆有两面性,就看我们如何运用其中有利的一面。“手抄党章”是重温党的历史,加强党性修养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党员干部在抄党章时要“走心”勿“走样”。 如果在“抄”的过程中以“新形势下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党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哪些是禁止的、哪些是反对的。”等问题为导向,充分运用“八项规定”以来的正反“两面镜子”“两本教材”为标杆和镜鉴,才能查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才能认清放松自我修养、理想信念滑坡的严重危害。同时,要做到“勾、画、圈”,“悟、析、思”,把《党章》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并在笔记中体现出来,在实践中行动起来,那么“以抄促学”、“以学促做”的目的方可达到。 如果把抄党章活动当做是“练字”的平台,或展示自己书法风格的“t 台”,或是一种“负担、累赘”,那么手抄党章的活动就会“失真”和“走样”,“秀字”或“烦恼”也就理所当然,既违背了各级党组织的初衷又影响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 相关组织部门对党员干部的“手抄党章”活动,在坚持正面教育引领、加强组织指导和督导检查的同时,更要注重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第 1 页 共 2 页不断创新载体,充分运用电视、远程教育平台、网络、微信等手段,传播、推送形象直观、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让广大党员愿学、爱学,唤醒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增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主动性。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