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中常用的操作方法》说课稿 刘秀梅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文字处理第四课的内容。是学生在 Word 软件中学习文字编排的一个提升内容。既:掌握 Word 中文字输入的基础上,快速输入重复性内容,强化了知识点和技能上延伸。现在我就对这节内容进行说课。 二.课堂标准:1、理解计算机的操作步骤,按部就班的程序化设计理念。2、学生通过比一比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教育理论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并理解选定文字 2、掌握复制和粘贴、剪切和粘贴的方法 3、比较复制与剪切的区别。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从完成儿歌的输入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入手,让学生发现输入重复文字的方法,掌握“复制”“剪切”“粘贴”命令的使用。 2、 学生主动发现,比较操作的异同,学会观察,体会不同命令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探索中体验成功与快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老师,主动学习。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情况的了解,我认为“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复制”命令是克隆,“剪切”命令是搬家。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复制命令的克隆功能,剪切是把内容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好像是搬家一样。四、教学策略分析本节课以“任务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完成任务,增进技能。五、依据的理论通过小组互帮互学,快速完成任务,激发起集体荣誉感。六、学习内容分析本课以编写儿歌(含有重复性的内容)为任务,学习编辑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好本课的内容对文字处理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七、教学设计思路主要分为六部分:1. 编写儿歌《小小的船》,学生寻找捷径快速输入文字。 2. 学会“选定”。3. 探索复制、粘贴的方法步骤。4. 尝试“剪切”、粘贴的方法步骤。5. 比较“复制”、“粘贴”的方法。6. 本课小结,布置作业。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究的舞台。尽可能的多给学生大胆尝试的机会,独立思考的空间,使课堂氛围宽松、和谐,使学生可以自由地思考、想象,大胆猜测、实践和检验,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