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心得体会 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这对于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重大意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在所有孩子的头脑中扎下根。 细细品味,认真思考,总书记提出的这八荣八耻,从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到团结友爱,从树立孩子们遵守法纪到崇尚道德,从激发孩子们热爱科学到勤劳诚信,既有对光荣传统的发扬与继承,也有对现代文明的创造和发展。荣辱观包容了教育教学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全部内涵。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含义深刻、充满期待、深怀希望,更是对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的教导和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教师一定要牢记家陶行之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事业嘱托,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以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立德”,把他们塑造成一个个品德高尚的人。 以往的道德教化实践表明,道德者的空洞说教与自身行为的巨大反差,会使道德教化的效果大大下降,甚至产生反作用。对学生一生道德选择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什么书本上的原则,更主要的是社会环境的熏陶和榜样效应对其内心世界引发的强烈震撼。比如雷锋,是国人永远的楷模,但雷锋之所以成长为雷锋,是直接受到身边领导——县委书记张光玉、团政委韩万金崇高行为的潜移默化的熏陶的结果。 身为基层教师,我们平日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更是要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文明素养、民族精神的未来社会人。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随时随刻地对学生进行着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多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弘扬爱国主义,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对第 1 页 共 8 页广大青少年说,首先要让他们懂得‘爱’,培养他们自爱、爱人、爱家,这样长大之后才能真正懂得爱国主义,懂得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诸如此类的小事情看起来都很不起眼,但是它关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到底树立得如何,因为艰苦奋斗不仅仅是勤俭节约,它是一个民族的意志和品质。因此,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