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实践 朗读感悟苏克菊《一分钟》这篇课文,通过元元多睡一分钟,结果带来二十分钟的迟到,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内容。如何让学生体会元元这一路的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还有步行的辛苦、脸红的尴尬、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呢?在课上我是这样做的:一、学前实践,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上课初始,我设计了两个小实践活动。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测试,怎么样?生:好!师:请大家双手侧平举一分钟,保持不动,看谁最有耐力?(学生平举一分钟后)谁来说一说,你感觉如何?生:我觉得时间有点久,我的手臂都酸了。生:我觉得一分钟不像我们平常所感受的那么短。生:我觉得一分钟不长,我还可以坚持。师:同学们的感受都不一样。我们再来一次小竞赛,(出示生字卡)试一试,看你一分钟可以识记多少生字?(学生识记生字一分钟,师检查识字情况)你们从刚才识字的情况反馈中,又有了什么感受呢?生:我觉得一分钟真短,我只认会了几个字。生:我的感觉不一样。一分钟我认会了所有的字,而且还找到记忆方法了。生:我觉得一分钟很宝贵。从这两个实践活动中,学生举手,感觉手臂酸软,难以坚持,体会到要坚持一分钟,虽然不容易,但是也能做到,克服一分钟的困难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学生识字,又认识到一分钟虽短,可以做的事很多,感觉到时间的珍贵,分秒必争才行。二、朗读感悟,感受一分钟的重要元元多睡一分钟,只不过放松了一下自己,结果耽误了半节课。为什么晚一分钟会迟到二十分钟呢?让学生读一读、划一划、议一议。学生读到元元不愿起床时,读出了元元的懒惰,在评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他读的时候好像打了个圈。”一个“圈”字,形象地把学生读出了元元的动作、心理这一效果指出来了。元元看着红灯叹气了,看着远去的汽车叹气了,两次叹气、两次等待,学生带着自己的深深叹息,读出了元元的焦急、后悔。如果早起一分钟呢?学生有了更深的反思,深深感受到一分钟虽然短暂,但它又是极为宝贵的。这节课,有了实践做基础,又有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既有兴趣,又真正体验到一分钟的重要,并有了“把握每一分钟,就一定会有美好的一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