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种基坑坍塌案例一、整体失稳整体失稳是指在土体中形成了滑动面,围护结构连同基坑外侧及坑底的土体一起丧失稳定性,一般的失稳形态是围护结构的上部向坑外倾倒,围护结构的底部向坑内移动,坑底土体隆起,坑外地面下陷。龙潭空中花园基坑事故。2025 年 8 月 3 日,凌晨约 30m 宽位置坡顶出现开裂并出现沉降,坡脚水泥土搅拌桩出现断裂。早晨 7 时,下起大雨,半小时后该段出现塌滑。原因主要是基坑北侧东端滑塌地段出现超挖,开挖后放置了较长时间;坑内大量积水未及时抽排;坡脚土层受水浸泡,降低了土层强度,势必导致边坡蠕动变形;紧邻坑边下水管长期漏水,边坡蠕动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坡顶道路下的下水道出现开裂,大量水浸入边坡土体内,导致边坡失稳 。2025 年 9 月 3 日 12 时,武昌区彭刘杨路金榜名苑已开挖至设计深度5.2M 的深基坑东侧(cd)段约 40 余米长的边坡发生滑塌险情。二、坑底隆起坑底隆起是一种向上的位移,产生的原因一是深层土的卸荷回弹,二是由开挖形成的压力差导致的土体塑流。由于土体是连续体,坑底的隆起和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必定导致坑外土体产生沉降和水平位移,带动相邻建筑物或市政设施发生倾斜或挠曲,这些附加的变形使结构构件或管道可能产生开裂,影响使用,危及安全。一般解决的方法是被动区加固,提高土的抗力,减少变形,同时解决整体稳定和坑底隆起问题。三金.鑫城国际 C 地块事故三、围护结构倾覆失稳围护结构倾覆失稳主要发生在重力式结构或悬臂式围护结构,重力式结构在坑外主动土压力的作用下,围护结构绕其下部的某点转动,围护结构的顶部向坑内倾倒。抵抗倾覆失稳的力矩主要由围护结构自身的重力形成,坑底的被动抗力也是构成抵抗力矩的因素。如武汉火炬大厦开挖深度 10m,上部为老钻土,下部为基岩,采纳¢900mm 人工挖孔嵌岩排桩支护,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由于老粘土局部浸水,强度降低,土压力剧增,由于桩嵌人岩层,变形不易谐调,造成十余根支护桩折断,危及邻近六层综合楼,使该楼楼梯间悬空,情况危险。经紧急回填,增设锚杆后。得以稳定。四、围护结构滑移失稳围护结构底部地基承载力失稳是指重力式围护结构的底面压力过大,地基承载力不足引起的失稳。由于在围护结构的外侧还作用着土压力因此其合力是倾斜的。在倾斜荷载作用下,地基土发生向坑内的挤出围护结构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可能导致部分围护结构的开裂损坏。如天恒大厦开挖深度约 5m,淤泥及淤泥质土...